25年發展 從小額信貸到普惠金融_一包養價格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國網/包養甜心網中國扶貧在線訊 2018年11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中國小額信貸聯盟包養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北京聯合舉行了“包養網中國小額信貸與普惠金融發展研討會暨《從小額信貸到普惠金融——中國小包養網額信貸發展二十五周年回顧與展望紀念文集》發布會”。與會者對中國小額信貸和普惠金融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深入分析了包養其發展現狀,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中國現代小額信貸起源于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的扶貧行動。自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先后在河北省和河南省與當地政府合作成立了4個“扶貧經濟合作社”,引入孟加拉鄉村銀行小額信貸模式開展扶貧試驗,實現了信貸扶貧資金真正到達貧困戶的“真扶貧,扶真貧”良好效果包養網。此后,國際多雙邊發展組織包養網和國際民間組織對華援助中也大量采用小額信貸扶貧模式,并由農村扶貧進一步拓展到城市扶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創業。到2005年,中國以扶貧為己任的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和項目達到300家左右。這些小額信貸機構和項目主要以扶包養網貧以及婦女和兒童發展為宗旨,其中80%以上的機構或項目位于國定貧困縣。

20世紀末,小額信貸被中國政府在扶貧行動中廣泛采用,逐步成為中國減貧制度化、系統化、規范化的扶包養行情貧政策工具。被納入精準扶貧十大工程的“扶貧小額信貸”,作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做的金融精準扶貧產品,其政策要點是“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款、財政包養貼息包養網、縣建風險補償金”。

20世紀末,在中國人民銀行推動下,農信社系統(農信社、農合行、農商行)全包養面推行農戶小額信貸,解決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成為對農戶放貸的包養甜心網主力。截至2016年包養價格末,農信社系統在農村地區共有網點12.67萬個,鄉均網點3.98個,包養網VIP村均銀行網點0.23個,各項貸款余額12.99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總額的15.05%,其中涉農貸款包養網余額7.99萬億元,占2016年末全國涉農貸款總余額的28.3%,居國內商業銀行首位。

進入21世紀后,一些城市商業銀行陸續開展小額信貸和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為城鄉小微企業、個體工包養商戶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創業提供支持,在吸收消化國際微貸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適合中國小微企業特點包養管道的微貸技術,逐漸發展成為城市小額信貸和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截包養網dcard至2017年末,哈爾濱銀行小額貸款余額1914.256億元(按照普惠金融口徑),占本行貸款總額的80.6%,小額信貸業務利息收入94.355億元包養軟體,占本行貸款利息收入的70.2%,短期包養先后扶植了20 萬小微企業客戶60萬個體工商戶創業和再就業,支持了180萬農戶參與新農村建設。包商銀行在小微金融基礎上,順應金融科技發展潮流包養網,開展了數字銀行、直銷銀行的具體實踐。

包養甜心網這25年里,中國的小額信包養網VIP貸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扶貧的涓涓細流發展成為蓬包養站長勃的包養故事服務普羅大眾和小微實體經濟的普惠金融大潮,其功能從農村扶貧工具發展成扶持城鄉小微企業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金融手段,其業務內容從單一包養女人的小額貸款發展到包括存款、支付、匯兌、保險等綜合性的小微金融服務,其從業機構由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的一枝獨秀發展到包養農民包養資金包養網互助、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各類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競相參與的百花齊放,其技術手段從手工操作發展到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應用,其理論與政策視野從小額信貸扶貧產品與機理發展到包含宏觀法律政策環境、中觀基礎設施和中介服務、微觀金融產品包養網比較與服務機制的普惠金融體系。這些變化是新時代包養價格ptt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的有效路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