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展“網格化黨建包養網”在脫貧一線“賽馬”
“包養網唐支書好樣的,把包養桐木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包養網建設成遠近聞名的紫語莊園。”“支持冉支書,一個做實事,為人謙和的好支書,帶領枹木垅村脫貧致富。”4月中旬以來,玉屏自治縣官方微信“微玉屏”連續兩期發布了“脫貧攻堅村支書擂臺”唐文成PK冉志雄的新聞,網友留言空前,兩位村支書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取得成績大家有目共睹,贏得了公眾廣泛認可。
近年來,玉屏自治縣突出黨建工作在推包養網動脫貧攻堅中的引領和服務作用,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抓黨建促脫貧的新路徑,開展“包養網格化黨建”工作,實行干部職工因人施策、因事施策,精準化管理及服務,為打贏該縣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脫貧不脫貧,關鍵看干部。該縣80多個黨政機關和單位按照包養網“一對一”或包養“N對一”的模式與貧困村建立結對幫扶機制,分別組建聯合黨支部。聯建單位全體干部按照“一對N”的模式結對幫扶聯系村的所有貧困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為讓干部參與脫貧有壓力,今年初,該縣研究出臺《干部選拔任用實行扶貧工作延伸考察到村到戶實施辦法》,要求凡是縣委研包養究提拔任用的科級干部都要實行扶貧工作延伸考察到村到戶,了解考察對象參與扶貧的成效,確立了干部選拔要過“扶貧關”的選人用人機制。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激勵各級干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
“村干部作為群眾脫貧攻堅的‘領頭羊’,作用非常關包養網鍵。”在2017年新任村干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玉屏縣委組織部部長蔣新成說,在村干部選舉工作中,玉屏按照“把致包養網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的思路,包養網督促鄉鎮黨委加強對群眾的引導,全縣6包養網9個村(社區)215名村干部中有117人是包養縣“兩代表一委員”。
今年4包養月,該縣以崗位職業化、報酬工薪包養化、管理規范化、發展持續化為重點,制定出臺了《玉屏侗族自治縣村干部職業化管理辦法》,并圍繞精準脫貧包養等工作制定了考核方案和細則。年底按規定驗包養網收合格包養后,村干部將按照包養網每月3800元的標包養網準領取報酬,按5%的比例從村集體經濟收益中獲取獎勵,同步完善村干部養老保險等一系列制度,該縣目前已在24個村進行試點。
“民心黨建基金”運行機制作為基層黨建包養網工作的有效補充,玉屏實踐收到良好效果。該縣以鄉鎮黨委、政府包養主管、聯建部門引導、村級組織自治、社會包養共包養同參與的模式,包養網采取“政府出一點、黨費補一點、鄉賢捐一點、企業幫一點、集體經濟提一點”等方式,已在54個村成立了包養網“民心黨建基金”,共籌集到資金750余包養萬元。利用“民心黨建”基金,該縣已表彰農村先進道德模范182人,慰問孤寡老人70人,資助困難學生25人,形成了“村支兩委+聯建部門+鄉賢+黨員群包養眾包養”多位一體共同扶貧的工作格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