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看廣西]田東縣2016年減貧四萬甜心寶貝S包養網余人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廣西訊(記者 王東海)2月26日,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央網信辦聯合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脫貧攻堅大型網絡主題活動之“脫貧攻堅看廣西”在南寧啟動。記者了解到,百色市田東縣被確定為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脫貧摘帽的國家扶包養網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田東縣通過精準識別,截止2016年底,實現脫貧摘帽行政村28個,減少貧困人口41637人。

精準識別為基礎

2015年底,田東縣有貧困村53個,貧困戶13276戶,農村貧困人口52109人。沒有包養精準識別就沒有精準扶貧,也就沒有精準施策,更談不上精準脫貧。為此,包養田東縣下大功夫將開展精準識別作為下步工作開展的重包養網要前提和基礎。

田東縣選派1225名干部組成161個精準識別工作隊、452個工作小組,深入53個貧困村和108非包養貧困村開展入戶識別,做到“包養網五個全覆蓋”(全縣所有村扶貧工作隊全覆蓋、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全覆蓋、縣領導聯系鄉鎮分包行政村全覆蓋、縣直單位參與精準扶貧全覆蓋、重點企業包養網聯系貧困村全覆蓋),采取“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的方法,全面完成49185戶的入戶評分、評議及包養網公示工作,確保“扶貧對象精準”。

同時,縣里還嚴把“審包養核關”、“錄入關”和“包養動態管理關”,建檔立卡精準“到村到戶到人”。針對精準識別包養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照精準識別“一票否決”內容,適包養網時開展“回頭看”,積極配合第三方評估調研組深入貧困村、評估結果顯示,群眾對精準識別包養網工作包養認可度達100%。

精準施策為核心

精準識別打好基礎之后,田東縣采取了多種扶貧措施,幫助貧困戶們實現脫貧。全縣貧困戶除5096戶外出務工之外,其余均有特色產業。縣里加大公共財政對扶貧產業建包養網設的支持力度,撥付3836戶貧困戶產業“以獎代補”資金1900萬余元。

包養里還下大力氣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全縣7包養網0包養33名干部一對一入戶幫扶包養,累計開展入戶動員工作達6萬人次以上。通過廣泛培訓和宣傳動員,廣大貧困戶逐步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2016年,全縣共培訓貧困村勞包養動力共1966人,包養網轉移貧困勞動力1894人。累計有41家有用工需求的本地包養網企業和48家個體包養網工商戶為貧困包養戶提供800多個工作崗位。輸送了112名貧困戶“兩后生”到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就讀包養網,努力讓包養網貧困戶轉觀念、懂技術,真正拔掉窮根。

同時,田東縣在2016年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328戶;累計投入1.2億元實施“雞蛋工程”、營養改善計劃、“溫暖工程”、“熱水工程”、關愛留守兒童工程、藝體教育,包養確保學生不因貧困失學;全縣農村人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比率達99.96%,包養貧困戶家庭成員全部納入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等醫療保障體系。

社保兜底在田東縣的精準扶貧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田東縣逐步將符合條件的扶貧對象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并將農包養網村低保保障標準提高到3146元,低保對扶貧的貢獻率為63.13%包養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