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多媒體教室捐贈貧困地一包養網區 近5萬名學生受益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據美通社消息,全球領先的模擬與嵌入式半導體廠商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與中國教育部(教育部)合作的“教育部-德州儀器中西部貧困地區多媒體教室”捐贈項目交付儀式暨校長及骨干教師培訓會議在云南大理圓滿完成。此項目旨在支持中國中西部貧困地區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城鄉數字化教學差距。教育部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副主任、中央電化包養網教育館副館包養女人包養網蔡耘,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美大處處長張云,TI 首席公益包養俱樂部事務官Trisha Cunningham女士、TI政府包養感情關系副總裁Paula Collins女士, TI DLP亞洲區業務總監黃志光等出席了捐贈交付儀式。

2012年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2011-2020年) 》。規劃提出,到2020包養網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包養網站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長期包養化學習環境的發展目標。未來幾年,教育信息化將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教學包養情婦改革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此次TI與教育部在中西部貧困地區開展多媒體教室捐贈項目,對于提高貧困地區的教育信息技術水平和教育效率,包養網對于促進優質教育信息資源的傳播共享具有深遠的意義。據中央電包養網車馬費化教育館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100名老師、48518名學生因此項目包養網而直接受益。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美大處處長張云表示:教育部國際司對TI長期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特別是對中國貧困地區的教包養網站育信息化發展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此次TI多媒體教室捐贈項目讓中包養西部貧困地區的老師和學生們有機會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享受優質包養情婦的教育資源,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希望校長和老師們管理好、使用好這些教學設備,將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積極開展教學探索,切實發揮TI多媒體教室的作用,讓廣大學生真包養網比較正從中受益。

TI 首席公益事務官Trisha Cunningham女士表示:“教育應該是我們一生中能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支持包養妹教育事業,讓更多的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是TI在全球及中國的長期承諾,也是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戰略之一。我們非常高興能夠運用TI先進的技術,幫助孩子們擴展視野,讓孩子們走不包養出大山也可以接觸最新的學習資源,用知識改變命運。未來,我們將加強與中國教育部及教育工作者的合作,充分調動各方資源,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更好的包養網教育。”

自20包養感情12年7月與教育部簽署為中西部貧困地區捐贈多媒體教室的合作備忘錄后,TI積極支持和配合中央電化教育館對該項目的組織和實施。目前已經全部完成了云南、四川和河南三個省份100所學校100間多媒體教室的安裝、包養設備運行及檢測工作。每間多媒體教室配備基于TI DLP 技術的投影機、電腦、電子白板等設備及軟件,為老師和學生包養網們提供了直觀、生動、互動性高的教學包養留言板平臺及豐富的應用工具,幫助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室建成后,TI又配合中央電化教育館開展了受贈學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實踐培訓。至今年4月起,相繼在四川、河南、云南舉辦中西部貧困地區多媒體教室捐贈項目校長及骨干教師培訓班,幫助老師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及對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的有效利用。為期三天的培訓采用現場交互多媒體教包養網單次學,全國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領域國家級包養網專家與老師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分享合作設計教學方案并通過分組討論和現場體驗,幫助老師們把多媒包養網體教學工具活學活用。

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TI非常重包養網視企業社會責任,致力于對中國教育事業的投入。之前已包養網為國家級貧困縣南部縣的中小學捐建了30個“TI多媒體教室”。并通過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合作,捐資興建2個希望小學和一批“TI希望工程圖書室”,為改包養網站善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條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包養同時,每年有8所大學的約350名來自貧困家庭的新生接受TI貧困學生援助計劃的資助。自1996年開始TI在中國實施包養網大學計劃,通過與教育部的合作,全面支持中國教育發展以及電子產業人才培養。如今TI已在中國400多所大學中建立了1000多個MCU、 Analog、DSP/MPU 實驗室,4個技術中心,每年有超過42,000 名學生包養在TI聯合實驗室進行實驗。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