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占占:當老師到西部,我一包養網站幸福!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中指出,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斗爭,讓你們這屆高校畢業生經受了磨練、收獲了成長,也使你們切身體會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包養難者進”的道理。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斗。同學們生逢其時、肩負重任。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包養網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西部地區、扶貧一線、基層社區,活躍著許多高校畢業生的身影。他們勇擔重任,背后經歷了怎樣的選擇?克服了哪些困難?包養又得到了哪些政策支持?本版今起推出“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系列報道,講述高校畢業生揮灑青春的奮斗故事。

“課堂就是舞臺,我要做最美的領舞。”

對于中央民族大學附中玉樹(海東)分校的政治老師趙占占來說,每一個學生都是“舞者”。作為領舞的老師,自己要激發起他們每一個人起舞的愿望……眼前的趙占占,黑褲子配上白襯衫,加上盤起的馬尾辮,顯得自信而又干練。雖然工作只有一年,但舉手投足間已經越來越成熟。

2019年,畢業于西包養網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趙占占來到青海,選擇在中央民族大學附中玉樹(海東)分校做一名老師。回顧這一年,有孤獨有迷茫,但對趙占占來說,更多的是成長是收獲,是對選擇的無悔和包養網推薦被需要的幸福。

包養條件選擇

支教點燃教師夢想

從甘肅蘭州出發,穿過油菜花海、駛過河西走廊、遇見茫茫戈壁…包養網…2017年暑假,一次西去支教的包養網經歷讓趙占占夢想開始萌發。

包養網“500多個小伙伴,33個小時的顛簸,大家帶著對未知的向往,伴隨著一路的歡聲笑語、陣陣歌聲,終于到了目的地——新疆阿克蘇。”回憶起大三那次支教的情形,趙占占格外難忘:“報名時沒有猶豫、路上也沒有擔心,因為母校西北師范大學有這個傳統。”

為緩解新疆基層中小學教師短缺問題,推進高等學校教師教育改革,開拓學生就業市場,200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和西北師范大學簽署校地合作協議,開展實習包養情婦支教工作。12年來,西北師范大學每年選拔數百名學生,分包養故事春秋兩季到阿克蘇地區進行支教。目前,已有4000余名學生“接力”這場“支教的馬拉松”。“學長學姐們的選擇更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形成一種無形的召喚,所包養以我們并不孤單。”趙占占說。

一學期的支教生活,對第一次踏上講臺的趙占占來說,是全新的挑戰,也讓她對教師這份職包養管道業有了更深刻的體悟。“由于當地師資力量短缺,我包養意思們有時是數學老師,有時是語文老師,有時又是英語老包養師。有時還當起了打掃教室食堂、看管學生吃飯睡覺包養app的生活老師。”正是這種親密接觸,讓她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包養網;臨走時,一張張寫滿祝福與不舍的小紙條,在她內心深處埋下了當老師的“種子”。

去年找工作時,面臨很多選擇,也經歷了不少迷茫,但在趙占占心中,當老師的念頭從來沒有斷過。雖然也曾想過去大城市開開眼界,雖然也夢想著像電視劇里的白領一樣,在高大闊氣的寫字樓里,談吐非凡舉止優雅……但每到關鍵時刻,當老師的愿望格外強烈,“就像在內心深處涌動的暗流一樣,總能影響航向的選擇。”

“母校的傳承點燃了我當老師的夢想,也堅定了我的信念。”趙占占說:“臺灣包養網再加上我本包養情婦身也是藏族,所以后來選擇當老師,選擇來青海,是追隨內心選擇的順其自然。”

進步

教學注重方式方法

“不只是給學生們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走進他們的心里,去溝通、去激發、去點燃。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愿意接受你、接受你所帶來的知識。”談起這一年來的工作經歷,趙占占深有感觸:“對講臺有越來越多的敬畏。”

趙占占所在的中央民族大學附中玉樹(海東)分校是一所年輕的學校,2018年才正式建成招生。學生全部來自青海玉樹地區,包養合約很多都出身牧民家庭,基礎相對薄弱。“剛開始上課時,我一個人在上面講得滔滔不絕,自我感覺良好。可講完一問,學生們啥都沒聽懂。”原來,孩子們漢語水平不高,經常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臺灣包養網。“于是我特意放慢速度,藏漢雙語同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知識點也掰開了、揉碎了講,完了還要確認一句,‘大家聽懂了沒?’”趙占占說包養條件

教學是一門藝術,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工作一年,趙占占對這句話深以為然:“比如,為了幫助一名性格內向的學生,我經常主動提問、重點關注,可結果適得其包養網反,甚至讓他覺得我在針對他。后來,我主動跟他談心談話,一起吃飯,終于解開了他心里的疙瘩,孩子現在進步很大。”

“在這里,我有包養網一群年輕的小伙伴,大家平常一起備課、一起聊天。因為有彼此的陪伴,感覺十分溫暖。”趙占占談起自己的同事們,臉上洋溢著喜悅:“說是同事,感覺更像是同學、朋友,學校也像個大家庭一樣。”

“我們學校老師平均年齡只有26歲,分別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他們是學校發展的活力源泉、動力源泉。今年后半年,預計還將有20名年輕人加入我們。他們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中央民族大學附中玉樹(海東)分校副校長馬朝輝說。

收獲

被學生需要很幸福

對于從小生長在草原上的孩子們來說,那份遼闊與壯美已然滲入他們的骨子里。樂觀、豪放、陽光、熱情,是趙占占對他們最深刻的印象。

“記得第一包養網次去家訪時,沿著公路在草原前行,7個小時的路途顛簸得我昏昏沉沉。可當到了學生家里,熱情的父母端上奶茶,孩子拉著我的手不放時,所有的疲憊煙消云散,那種‘被需要的幸福’足以治愈一切。包養留言板”雖然平常沒少被氣,可談起她的那些“淘氣鬼”,趙占占還是包養行情滿眼放光。

“還有每次去查宿,學生們爭著把從家帶的肉干、糌粑、棒棒糖,往我手里塞。雖然大多都找理由婉拒,但他們那種發自心包養網評價底渴望分享的眼神,讓我終生難忘。”說著,趙占占笑出了淚花:“每到那種時刻,我覺得從來都不是孩子們離不開我,而是我離包養網站不開他們。那是我最大的留戀。”

西部有西部的風情,西部也有西部的精彩。轉眼已經工作一年,回看去年的選擇,趙占占說得最多的還是“無悔”。“雖然生活環境沒有大城市那么優越,但這邊基礎設施很完善,生活也非常便包養網利。最主要的是,我從事著自己真包養意思心熱愛的事業,有一種自己在發光發熱的自豪感,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而不是單純的謀生,那是多少財富都替代不了的。”

邊疆不邊遠,高原更高遠。近年來,越來越多像趙占占一樣的高校畢業生來到青海。青海也出臺一系列激勵措施,栽好梧桐樹、搭好黃金臺,不斷壯大全省各類人才隊伍。“近年來,通過柔性引才,邀請220包養網0多名專業人才‘候鳥式’來青工作,幫助培訓專業技術人員12萬人次。特別是2019年,我們63家企事業單位組團下高原、請英才,簽約急需緊缺專業的高校畢業生1200多人,其中研究生學歷占84.3%。”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務國強說。

“跳出象牙塔,去審視、去投入、去拓展……”這是趙占占給一個學妹微信分享的一段話。再過兩個月,學妹也將奔赴青海,在西寧的一所中學任教。“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相信,我們的隊伍會越來越壯大。”談起未來,趙占占信心滿滿。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