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鄉村振興中的科技特派員系列報道②
曹海青:腳下的泥土與深情
新華網福州9月1日電(蔣巧玲 肖和勇)“不能讓年輕一代職業農民,因為經驗包養意思不足,對回鄉創業有后顧之憂,更不能讓他們開著小包養情婦車回農村創業,又開包養網著拖拉機出去謀生。”
從事農業38年、當了包養網VIP20年科技特派員的曹海青說,如何讓農民增產增收,是這些年來,時包養網dcard刻縈包養網站繞在他心頭的事情。
包養網評價曹海青是南平市延平區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包養主任,也是一名扎根鄉村的教授級高級農藝師。2001年,他被派到延平區樟湖鎮武短期包養步村、香山村擔任科技特派包養員。白天,他和瓜農一起,到田間診斷甜瓜病包養害;晚上,他又組織瓜農上課,傳播農業科技知識。
“當時,那里的甜瓜連作了兩三年以后,病蟲害很厲害,我就跟農民講,要進行輪作。因為甜瓜不輪作,第二茬、第三茬是絕收的。”在曹海青的幫助下包養網ppt,經包養網心得過兩年的努力包養網,武步村和香山村的甜瓜面積從500畝發展包養到1000多畝,畝產量也從1000公斤提高到1250公斤,瓜農每畝可增收100包養網ppt0多元。
2005年,包養曹海青又被派到南平包養市包養網享通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擔任企業科技特派員,在這里包養,他一干就是包養網16年。16年來,他指導企業建立蔬菜基地,實施標準化生產,又引導企業發展電商,推廣“牛—沼—菜”綠色生態循環包養農業生產模式……從種養結合、加工配送,到品牌創建、銷售流通,他傾其所能,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
“到基層企業去,必須要在自己了解農業發展的前提下,才能指導企業和經營者進行轉型升級,包養網VIP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要不斷加強學包養俱樂部習,與時俱進。”曹海青說,隨著農業的發展,科技特派員的服務范包養網圍已經不僅限于農業,而是擴大到了一產、二產、三產的融合服務,為包養留言板了跟上這個節奏,他這個“老科特派”一直是邊工作、邊學習、邊指導。
談及眼下的鄉村振興,曹海青最關心的是返鄉從事現代農業的年輕人。他說,要讓年輕的職業農民回到農包養村包養甜心網廣闊天地包養去,包養一個月價錢絕不能讓他包養們有經驗和技術上的后顧之憂,科技特派員們要在青年包養俱樂部農民的創業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