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一江水,兩廣一家親。在地處珠江水系上游的廣西百色,歷史上粵商常在右江兩岸匯集,粵東會館里的“東漸西被”包養牌匾更是兩廣經濟文化等多方面交融的見證。
山河之間,情誼綿延。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展以來,廣東、廣西積極發揮各自優勢,持續深化攜手協作體制機制,務實推進產業、勞務、消費、包養一個月價錢人才等重點包養網ppt領域協作,兩省區攜手促振興,不斷書寫協作新篇章。
深化勞務協作 助力更多群眾增收包養網dcard
冬日清晨,在廣西隆安縣震東甜心花園集中安置區“小梁送工”零工市場門前,30多名剛放寒假的大學生隨著2025年“小梁送工”大學生寒假專班首班車,前往周邊鄉鎮的水果打包廠“打包養網工”。
“小梁”即震東集中安置區就業服務站站長梁佳,包養故事她告訴記者,每年寒暑假,他們都會組織返鄉大學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幫助學生補貼家用長期包養,另一方面緩解春節前各大水果基地的用工緊缺難題。
自2021年深圳市福田區與隆安縣結對幫扶以來,為解決安置區群眾就業難題,兩地通過粵桂協作機制,在震東社區設立就業服務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市場化的方式,創新打造“企包養業派單、居民點單、社區送單”的“小梁送工”就業服務模式。2021年-2024年,“小梁送工”累計送工14.51萬人次,幫助群眾增收約1930萬元。
“小梁送工”是粵桂勞務協作不斷深化的生動注腳。近年來,粵桂兩地聚焦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增收,探索勞務協作新模式新路徑,建包養立穩崗就業的高效對接機制。在河池市鳳山縣,深圳市龍華區與當地聯合打造“龍鳳就業+”服務平臺,建成對口支援就業促進服務中心,形成勞務輸出穩定“供給鏈”。
既考慮外出增收,又著眼就近就業。廣包養網心得西與廣東結對的33個縣(市、區)積極拓寬就業渠道,持續共建“一縣一企”及農村臺灣包養網勞動力穩崗就業基地,實現就業兜底保障,確保協作地區有務工意愿的勞動力“愿就業都就業,應就業全就業”。
在地處廣西最西端的西林縣,當地持續創建粵桂協作幫扶車間,并通過招商引資增崗穩崗,引導正和牧業、正豐環保科技等東部企業到當地落地投產,累計投包養網單次入協作資金近7300萬元共包養意思建就業基地,助力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
依托粵桂協作機制,廣西還推行“培訓+就業”包養網模式,加大脫貧人口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力度。通過開展“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鄉村工匠”等工程,推動“八桂系列”勞務品牌建設深度融合,鄉村名廚、家政好手、專業技工不斷涌現。
同時,在粵桂協作工作隊推動下,“粵桂高質量職教就業聯盟”不斷壯大,該項目整合兩省區相關職業教育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及協作地區的勞務資源,打通職教培訓和勞務協作鏈條,目前已推動26所聯盟學校與廣東227家企業結對,帶動上萬人就業。
38.86萬名農村勞動力在廣東就業,34.84萬名農村勞動力在廣西區內就近就業,5.07萬名農村勞動力在其他地區就業……粵桂勞務協作就業數據不斷刷新的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生活故事的改寫。
聚焦特色產業 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廣西那坡縣永樂工業園區,來自深圳的同益新中控實業有限公司改變著這里的種桑養蠶模式。在同益新車間,飼養、設備、上蔟、采繭四大功能區精準劃分,并采取智能化、自動化管理手段,實現人工飼料工業化養蠶,大大長期包養提高了養殖效益。
那坡縣地處大石山區,種桑養蠶是地方支柱產業之一。從深圳龍崗區過來的交流干部,那坡縣委常委、副縣長孔令斌說,包養站長在粵桂協作機制下,深圳企業與對口協作縣深度合作,打造繭絲綢現代農業產業園,逐步構建起絲綢全產業鏈。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粵包養桂協作工作隊副領隊黃立群介紹,近年來,粵桂兩省區產業協作立足自身實際和資源稟賦,發揮廣東資金、科研、技術、管理等優勢,聚焦廣西優勢特色產業鏈,搭平臺引項目,持續推動廣西協作縣產業提質升級。
德保矮馬有著“馬中熊貓”之稱。廣西德保縣在持續保護德保矮馬的同時,積極挖掘德保矮馬文旅價值和潛力,開發了矮馬王國景區。2023年,與德保縣對口協作的深圳市坪山區發揮粵桂包養網比較協作幫扶資金作用,投入上千萬元幫包養網dcard助景區建設旅宿游樂項目,打造60套全新裝配式度假屋,并配套溫泉60口,推出“游泳池+親子戲水區”,進一步提升景區競爭力。
俯瞰粵桂大地,以產業協作為根本,區域協作正邁上新臺階:樂業縣引入深農集團,在甘田鎮建設3000畝“粵桂協作高山蔬菜產業幫扶種植基地”,年產優質蔬菜3000多噸,產值突破5000萬元,新鮮蔬菜通過物流可直達深圳、廣州等大灣區百姓的餐桌;
靖西市聚焦口岸優勢,依托深圳龍崗—百色靖西協作共建產業園,投入粵桂協作資金1000余萬元打造腰果落地加工項目,進一步補強跨境堅果加工產業鏈;
立足林木資源優勢,凌云縣持續深化與深圳市鹽田區產業協作,累計投入8400萬元粵桂協作資金共建凌云縣綠色家居產業園,推動木材加工、制造和銷售全產業鏈發展……
“我們還針對性地招引集聚上下游企業,加大力度推動產業梯度轉移,打造‘產業飛地’和產業集群,助推廣西縣域經濟發展。”黃立群甜心花園說,2024年廣西已使用16.03億元財政援助資金,用于產業幫扶的資金達8.49億元,占比超一半;全區新增廣東投資企業430個,實際到包養網位投資額171.01億元。
精準消費幫扶 讓農產品“飛出去”
百色的芒果、桂林的羅漢果、融安的金桔、三江的油茶……在廣東省百姓的“菜籃子”和“果盤子”里,來自廣西的特色農副產品是“常客”。
加強消費幫扶、促進產銷對接,是粵桂協作的一個重要惠農環節。廣西豐富的農產品資源與“大灣區”強大的消費力“碰撞”,帶來良好的“化學反應”。
田東縣被譽為“中國芒果之鄉”,當地芒果種植面積30多萬畝,年產量達39萬噸。在粵桂協作助力下,當地先后投入深圳市及坪山區對口幫扶資金7560萬余元,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包養網ppt工與物流園等,芒果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集群效應不斷凸顯。
粵桂兩省區把消費幫扶與產業協作相結合,打造全產業鏈幫扶模式,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需求,共建生產基地、市場渠道、配套服務,以市場化方式建立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
數據顯示,目前,累計已有226個廣西農產品獲評“圳品”,共建192個廣西供深農產品包養甜心網示范基地、8個深圳“菜籃子”包養意思生產基地和36個“深圳農場”,形成一、二、三產融合聯動發展,助力廣西農產品暢銷大灣區。
“桂品入灣”廣西產品銷售點掛牌儀式暨粵桂產銷對接會、粵桂協作幫扶廣西農文旅產業對接會、廣西國際農業博覽會、第十四屆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全短期包養國農產品交易會……2024年,各類展銷博覽會的舉辦,助力展示廣西農業品牌形象,拓寬桂品銷售渠道。
據統計,2024年,廣東采購、幫助銷售西部協甜心寶貝包養網作農副產品和特色手工藝品達236.32億元,遠超前期計劃。
“通過開展消費幫扶助農增收包養網站行動、產業提包養女人升行動、產業集群包養網dcard打造行動、勞務協作提升行動等,粵桂協作品牌不斷強化,有效帶動廣大群眾穩定增收致富。”黃立群說,下一步,粵桂協包養網作工作隊將持續推進產業、勞務、消費、科技、人才、社會力量等協作,為兩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長期包養強大動力。
(本報記者陳一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