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古城內有一間特殊的店面——店內所售產品均為碗托、煎餅、麻花等河曲縣特色農產品;店外的河曲民歌二人臺表演悅耳動人、惟妙惟肖,引得路人駐足觀看,頻頻叫好。
云南寧蒗,晨曦滿天,保利星火班34名貧困家庭學員出發了。通過“3+2”共5個月的培訓實習,他們滿懷著希望奔向全國各地的保利崗位,即將開包養甜心網啟不一樣的人生。
何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保國利民!
從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再到文化扶貧、產業扶貧,從內蒙古草原喀喇沁到邊境小城寧蒗,行程跨越山海,行事但問初心,數十萬保利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工作部署,自覺承擔央企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包養鄉村振興戰略,為脫貧攻堅和農業農村發展源源不斷地貢獻著保利力量。
以產為基 力拔窮根
自古以來,中國絲綢的美譽聞名于世。從漢代時與西域的絲綢貿易,到合作共贏的“一帶一路”倡議,絲綢是中華文化的象征,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傳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廣西忻城,保利集團定點幫扶縣。山多地少,當地人稱“九分石頭一分土”,貧瘠的土地嚴重限制了傳統農業的發展。扶貧要從何處破題?還有哪些潛力可挖?
穩就業才能穩收入,就業幫扶是最直接有效的脫貧途徑。有沒有辦法能夠充分利用保利集團自身產業發展動力帶動解決忻城定點幫扶的問題呢?
經過縝密分析,保利集團提出“絲綢+”戰略,利用所屬保利中絲蠶桑領域行業優勢,結合廣西忻城縣全國第二種桑養蠶大縣的天然資源稟賦,投資310萬元建立六納、上浪兩個桑蠶養殖基地,共同打造了種桑養蠶的“包養條件忻城模式”。
與蠶農攜手脫貧致富,“舊曲”包養網要“新唱”。保包養網利集團通過在忻城縣援建蠶桑基地,引進龍頭企業創建絲綢產業園,不包養網僅解決了桑蠶產業終端產品的市場問題,而且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包養app吸引更多外出務工勞動力回鄉就業創業。一二三產業緊密相連,形成良性互動循環,實現農戶平均增收30%以上,帶動800余貧困人口增產增收,種桑養蠶“忻城模式”惠及全縣7萬多戶蠶農。
為了確保絲綢產業“根穩葉茂”,保利集團投入300萬元啟動繭絲綢產學研培訓基地建設包養管道,籌建保利(忻城)鄉村振興學院,并聯合廣西河池學院打造保利中絲·河池學院(忻城)桑蠶研究院。
好產品要有好銷路。一方面,利用保利集團11萬名員工所帶來的強大內部購買力,在全系統范圍內發動消費扶貧集中行包養網ppt動,累計采購定點扶貧縣農特產品1000余萬元。另一方面,通過保利發展物業公司、與本來生活網溝通對接,將定點幫扶縣產品推向保利全國500余萬戶業主,并利用電商平臺助力定點幫扶縣打造“一縣一品”,實現“授之以漁”的幫扶目標。
在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興隆村,原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秀琴在北京援建的現代化種鴨繁育基地,一邊給成群的鴨子喂食,一邊高興地說:“前不久我剛通過養鴨包養技術培訓,現在村里的種鴨繁育扶貧項目基地養鴨,每個月能掙3500元。”2017年,保利集團捐贈資金20萬元,當地又整合財政、金融和社會資本,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種鴨繁育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能人大戶+貧困戶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村集體經濟”的模式運作,兩年實現純利潤超300萬元,每年給全村234戶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平均分紅2500元以上,幫助他們順利脫貧。
喀喇沁旗文興種植養殖專業合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作社理事長薛文說:“保利的幫扶在建廠房的關鍵時刻起了大作用,沒有這些資金,貧困戶的分紅收益達不到那么高。”
在山西省河曲縣,保利集團通過完善“公司+農業合作社+農戶+基地”融合發展模式,引導加工企業產業鏈下沉,建立河曲縣豆類分選公共服務車間,為全縣各類型農業生產主體免費提供豆類分選加工服務。保利集團立足于河曲唯一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河曲黑包養條件豆”的品牌優勢,包養網助力建設150余畝河曲細腰黑豆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
有了好產品,還得想辦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才能真正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保利集團重點幫助成立了河曲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借助保利文化產業優勢,創新提出了以促進培育品質優良、特色鮮明的區域公共品牌為目包養標的“文化+電商”融合扶貧新模式,合力打造推廣縣域公共品牌“河曲上品”。現如今,電商已經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扶智為先 描繪夢想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就業扶貧可以直接鎖定精準扶貧重點,但貧困縣常面臨由于貧困人口普遍技能不足、斗志包養故事不高、就業無門,致使貧困戶難以主動改變現狀的情況。2018年初,保利集團響應十九大精準扶貧號召,提出“培訓+就業”扶貧構想,啟動保利星火計劃,創立保利星火班。
何為“星火”?針對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授其技、樹其人、立其業,保利集團為原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畢業生進行免費的職業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后進入保利系統工作,從而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精準扶貧工作目標。
過去3年,保利星火班為數百戶曾經貧困家庭的孩子點燃了希望、種下了夢想,星火班在悄然改變著他們命運的同時,帶動更多貧困戶走上脫貧之路。
云南省寧蒗縣是彝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少包養網數民族的聚居地,由于貧困導致的教包養軟體育程度落后,許多居民都不掌握漢語,并且思想意識也比較落后。短短幾年,曾經貧瘠的山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改變的根源不僅僅起始于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還要從保利集團的進駐說起……
保利集團自2002年起,18年如一日深耕云南寧蒗教育扶貧,建成覆蓋13個鄉鎮的“智慧教育云”工程和24個“智慧錄播”教室,實現縣域網絡互動教學,并將全國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寧蒗,共惠及師生約1.37萬人。
目前,寧蒗智慧教育云項目已實現對轄區所有學校智慧錄播教室的管理,開展在線互動課程以及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互動教學,并將全國、全省、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寧蒗,為寧蒗搭建了一個覆蓋全縣的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化教學教研創新載體。近3年來,寧蒗高考升學率平均達到96.48%,包養網贏得社會各界的褒獎。
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扶貧工作或許不只是一次次的走村入戶、一冊冊的數據表格,還是人與人之間以心換心的投入和奉獻,寧蒗人對保利有了更多的信任,保利則對寧蒗村民有了更多包養的責任與擔當。
文化振興 持久致富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廣袤的中國大地,地形、氣候、經濟發展等眾多因素的差異造就了文化的各具特色。包養網弘揚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并以文化反哺經濟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展方向。
山西河曲被譽包養網為民歌的海洋、二人臺的故鄉,素有“雞鳴三省”的美稱。二人臺起源于河曲的地方小戲,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河曲縣被原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北方民歌之鄉”的稱號。
獎項雖多,但河曲二人臺的傳播并不廣泛。一方面,好學易懂的流行音樂傳遍大街小巷,深入日常生活,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音樂藝術之一,而民歌戲曲流傳范圍窄,又多是反映農村生活,更不易被人們接受;另一方面,有限的表演平臺束縛了二人臺走出河曲的腳步,創新速度緩慢也使二人臺無法更好地更新和發展。
河曲民歌二人臺藝術團團長王包養合約掌良表示,就多年前的情況來看,二人臺因為是用方言演唱,演的是家長里短,被認為缺少在劇院生存的條件,甚至缺少走向市場的動力,一直難以突破發展的局限。
文化產業作為保利集團的主業之一,保利堅持以自身特點對接地方發展優甜心花園勢,與幫扶縣河曲資源稟賦深度融合,開展有針對性的精準扶貧工作,確立了“以文化扶貧為抓手,以教育扶貧為核心長線工作,打造河曲二人臺藝術品牌名片,提升職業教育水平,促進河曲發展”的綜合扶貧思路。
2014年至2016年期間,保利集團出資300余萬元支持二人臺藝術發展,為藝術團打造了一臺大型精品節目。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牢記責任使命,發揮文化央企的作用和優勢,配合集團的扶貧戰略,調動保利院線的渠道資源,組織河曲民歌二人臺在全國保利院線巡演,為河曲地方文化走向全國打通了渠道,發揮二人臺的河曲名片效應。
為了持續提升河曲民歌二人臺文化產業幫扶成效,保利結合建黨百年開展送戲下鄉百場活動,覆蓋11個鄉鎮,將建黨百年和脫貧奔小康、移風易俗革除陋習等劇目送到全縣百姓身邊。
小巧的繡花針拉著蠶絲線穿梭在薄薄的絹布上,在飛針走線包養之間,鳥獸魚蟲、奇花異草在絹布上栩栩如生、靈氣流轉,盡顯神奇……
一件件極具滇繡特色的手工刺繡品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而用巧手織繪圖卷包養網比較的,是來自云南省魯甸縣大山里的“手藝人”的作品。
2016年,掛鉤扶貧魯甸的中國保利集團旗下中國工藝(集團)有限公司在調研中發現,魯甸農村幾乎每位婦女都或多或少掌握最基礎的刺繡技術,而且因為少數民族眾多,繡種豐富多彩,家庭婦女的培訓學習成本較低、周期較短,短期內即可產出包養網優質精品。
從2016年成立滇繡培訓中心開始,到2018年正式成立云南滇繡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再包養網車馬費到2019年在魯甸擴建仿古街和步行街打造特色文創商業街區,保利集團聯合相關單位著力打造“滇繡之縣”項目,魯甸已相對連續和完整地開拓了一條以滇繡為主線的工藝美術文創產業鏈。
為了將保利珠寶領域行業優勢與魯甸朱提銀資源深度融合,發揚滇繡文化幫扶成果,保利集團投入350萬元與魯甸縣共同發起朱提銀文創項目,力爭打造鄉村振興時期文化產業新的支柱品牌。
刺繡不僅幫助魯甸人刺破了貧窮,也繡出一番新天地。如今,滇繡幫扶項目和當地農村長期包養婦女的生活生產方式深度融合,以包養女人滇繡為先導的工藝扶貧項目已成為當地精準扶貧的品包養留言板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這個古老的行業正在煥發前所未有的活力,桑蠶產業的產業價值、文化傳承價值正在進一步放大。
去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中國保利集團魯甸縣掛職干部的組織下,魯甸縣的婦女群眾、軍營女兵、學校師生、專業繡娘等百余人同心繡黨旗。充滿感恩的魯甸人以此表達對黨的無限熱愛:感謝黨的扶貧政策,讓大家脫貧過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千年夙愿今夢圓,鄉村振興譜新篇。如今,脫貧攻堅已取得了全面的勝利,但保利集團幫扶的腳步卻從未停歇,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嶄新階段,保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化龍表示,在新時期,保利的定點幫扶工作要在鞏固的基礎上提升,在優化的前提下深化,在求優務實的總基調下再做新貢獻,提品質、上臺階、助發展,為助力幫扶縣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保利力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