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我們必須贏(新時代·新作為)——代表委一包養網心得員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包養甜心網。”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瞄準貧困人包養口集中的鄉(蘇木)村(嘎查),重點解決好產業發展、務工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保障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5年,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800萬,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3年后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上將是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是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連日來,代表委員圍繞精準脫貧建睿智謀事之包養言,獻務實管用之策,一致表示,只要齊心協力、頑強奮斗,就一定能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1  包養網“世界反貧困事業最好的教科書”

“都說你是天下最窮的地方,住的是窯洞,睡的是土炕……”一首花兒唱著曾經的西海固。

“今天的西海固,已經和往年不一樣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市長喜清江代表說,包養網“一大批基礎設施建包養俱樂部設項目向下走,農村的水、電、路、網、房改善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實施,現代農業壯大了;一大批黨員干部駐村,幫扶的人出現了。”2014年以來,吳忠市年均減貧4萬人以上,72%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包養網包養行情包養

“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這是曾經的貴州。“現在完全不同啦!”貴州省赫章縣河鎮彝族苗族鄉海雀村黨支部書記包養網比較文正友代表,對這幾年的包養變化深有體會,“就拿過年來說吧,以前過年買10斤大米就算奢侈了。現在每家都要宰上兩頭大肥豬,家家的‘杈杈房’‘茅草房’,都成了兩層小樓,全部貧困戶都‘摘帽’,公路也通到了每個組。”

“大山不再是阻礙,我們已經有3萬人完成易地扶貧搬遷。”重慶市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代表,心里有本脫貧包養賬,“巫山有個廟堂鄉,以前與世隔絕,整鄉搬遷以后,包養網80%的人找包養情婦到了致富門路,新居住點還成了新農村建設示范點。雙龍鎮以前是市級深度貧困鄉鎮,山高坡陡,現在建了65個集中安置點,拆除舊房遷新居,其中龍王村種下800畝板栗,集體經濟搞得紅紅火火。”

“世界包養網站反貧困事業最好的教科書”——世界銀行這樣盛贊中國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廣大代表委員表示,精準脫貧的深入推進,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一個個沉寂已久的鄉村煥發生機,一個個擺脫貧包養網單次困的家庭笑語聲聲。

2  做到“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

精準扶貧,關鍵是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包養網問題,也就是要精準發力,這就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隨著精準脫貧進入攻堅階段,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比例會進一步增加。”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趙家軍委員介紹,山東省因病致貧返貧已經占到貧困人口的70%,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硬骨頭”。

他認為,實現醫保、醫療、醫藥“三醫聯動”,是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關鍵所在。

“今年,我們將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以及‘五通八有’標準配置扶貧資源。”喜清江代表介紹,“比如健康包養app扶貧,就是對患大病、重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教育扶貧,則圍繞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工作,確保不讓一個學包養網dcard生因貧困而輟學;易地扶貧搬遷,我們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產業發展和就業培訓上,確保移民包養網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這是廣大代表委員的共識。包養俱樂部

“不能‘手榴彈炸跳蚤’,必須因包養甜心網人因戶精準施策,確保扶真貧、脫真貧、真脫貧。”李春包養app奎代表介紹,巫山縣對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進行了6次精準比對,對全縣農村人口進行全面“篩查”,適時動態調整,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產業扶貧是關鍵。”廣西來賓市副市長梁琰委員提包養條件出,希望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調動全社會特別是企業參與扶持深度貧困地區的積極性,將優質資源和優秀企業相結合,既能解決當地產業匱乏問題,又能促進農民工回流,破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到那時,我們‘糖城’百姓生活肯定比蜜還甜呢!”

3  重在從思想上拔“窮根”

沒有內在動力,僅靠外部力量,幫扶再多,也不能從包養網單次根本上解決問包養網心得題。很多代表委員都談到包養,精準脫貧要避免出現“干部干,群眾看”“干部著急,群眾不急”的情況。

“在一些地方,少數貧困戶達到脫貧標準后,依然不愿摘掉‘窮帽子’,歸根結底在于沒有安全感、缺乏自信,擔心沒有政策支撐,日子依舊艱難。”湖南省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江東大筍坪村村民朱包養登云代表說,貧困有客觀原因,但也要從主觀上找原因,從思想上拔“窮根”,激發內生動力。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青年是家庭的頂梁柱,也是國家的希望。對貧困家庭中未畢業或者剛畢業的年輕人,要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使他們克服游手好閑、坐等扶貧等“懶”思想、“愚”思想,讓他們樹立“脫貧為榮”的觀念。

“黨和政府的包養網VIP扶持力度很大,但是貧困人口的人生規劃、產業規劃不是有錢就包養網能解決的,必須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委員認為,“要重視文化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性。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人們有精神層面的需求,要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這肯定是不行的。”文正友包養網單次代表介紹,“我們對各類幫扶資金進行監督和管理,嚴格做到專款專用,不能一股腦把錢給分了,防止貧困戶‘坐吃山空’。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已經辦進了村,村民不但能從這里學到技術和手藝,更重要的是轉變了思想觀念,樹立了‘弱鳥先飛’的信心。”

包養網推薦本報記者蔣云龍、朱磊、劉陽、程煥、王云娜、李翔采寫)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7日 09 版)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