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把窮根“踩”在腳下_中國甜心寶貝一包養網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近年來,我國貧困地區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發生率持續下降,貧困群眾收入保持快速增長,貧困地區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雖然一系列成績有目共睹,但扶貧工作仍面臨著很多難啃的“硬骨頭”。這也注定了新時包養app代我國的脫貧攻堅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從農民到產業工人

●講述人:記者 秦志偉

在靠近毛烏素沙漠的地方,一排排嶄新的生態移民安居房錯落有致。這里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包養縣陶樂鎮廟廟湖村。我來這里的目的是調研土地整治項目,但當聽到不遠處包養有個制衣廠時,便有了前往此處一探究竟的想法。

廟廟湖村是一個純回族移民村,多數人口是從西吉縣搬遷過來包養網的。西吉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位于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這里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自然災害頻發,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走進剛剛建起來的廠房,200多名當地婦女正在學習使用縫紉機、包裝成品衣服等,忙得不亦樂乎。在廠房一側的墻上,“精準施策、脫貧致富”的標語異常包養情婦醒目。

搬遷到廟廟湖村之前,她們邊看孩子邊務農。但在這里,有些地方即使下雨了都不長莊稼,顆粒無收的情況時有發生。她們只能靠家里的男性勞動力在外打工掙錢過日子。

搬過來后,政府給每戶分一畝土地。征得大家同意后,村集體將土地流轉給企業經營,每位農戶就此能得到300~500元的租金。同時,她們還可以給企業打工,再增加一部分收入。

為了保障所有人就業,政府引進寧夏新絲路服飾有限公司在當地建設加工廠,要求用本地員工。制衣成為這些女性人生中頭一次的非農務工。

目前她們正處在培訓階段,每人每月有1200元的補助,學期2個月。在這個廠房的旁邊,還有兩個在建廠房也即將竣工。預計所有項目建成包養行情后,可帶包養網ppt動廟廟湖村及周邊地區500多名移民就地就業。

在這里,我能感受到每個人臉上洋溢的滿足和踏實,但也不得不感嘆,要想真正“穩得住、能致富”,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包養網推薦貧困村的“科技果”

包養網●講述人:記者 王佳雯

“一下雨,就踩一腳泥。”在纏綿的陰雨中第一次到“十八洞村”時,村里人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包養行情

藏身湘西深山里的十八洞村,擁有青山、碧水,但也被貧困包養困擾。道路不通、居住環境差、人均收入1600多元……2013年,當習近平總書記到訪這里時,第一個見到總書記的村民居然不認得包養網車馬費他,因為他家里沒電視。

幾年后,在我視線中出現的十八洞村卻是整潔的民房和硬化的石板路,一切都已經發生了改變。追溯這改變的源頭,必須說說這個村和中科院武漢植包養情婦物園的故事。

2014年年底,中科院武包養漢植物園包養網的獼猴桃種植工作在十八洞村流轉的1000畝土地上有序地開展起來。這些獼猴桃包養網評價是歷經30多年的科研積累篩選出來的,“金艷”“金桃”“滿天紅”都是優質獼猴桃品種。我至今仍記得那紅包養網心、黃心獼猴桃入口的感覺,果實甜味濃郁、果肉口感緊實。那是我吃過的口感最好的獼猴桃,沒有之一。

這些獼猴桃不僅抓住了我的胃,也戰勝了十八洞村村民的味蕾,打消了他們曾包養網dcard種植獼猴桃失敗的顧慮,并下定決心與武漢植物園合作種植獼猴桃。于是,在蜿蜒山路上,村民們常常會見到武漢植物園專家的身影,他們每月都要來這里手把手地傳授獼猴桃種植技包養網單次術。

經過3年的培育,當初還有些光禿禿的果園,今年首次綴滿了果實,預計產量200噸,為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

科技從來不是扶貧工作的稀客,高大上的科學研究已經在扶貧工作中尋找到了對接口。我想包養網推薦,未來如果有機會再去十八洞村,一定要看看那枝頭綴滿獼猴桃的種植園,看看科技的力量不斷帶來的新驚喜。

扶貧不主要是錢的事

●講述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李小云

我剛到云南省勐臘縣河邊村時,看到村里的落后狀況,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缺錢。農民的一切生活都需要錢,孩子上學、看病、禮尚往來需要錢,落后村莊的建設也需要錢。所以,我每天和村民算賬,要把河邊村建起來花多少錢。3年來,河邊村經過大家的努力有了很大的改觀,由一個深度貧困村變成了全國有名的美麗瑤寨。河邊村取得這樣大的變化的確花了不少錢,但是河邊村真的富裕起來了嗎?我開始感覺到,扶貧真的還不完全是錢的問題。

我們成立了小云助貧中心,利用河邊村優越的氣候資源和文化資源,打造了以小型會議和高端休閑為新興產業、以特色農產品為輔助產業、以原有農業為基礎產業的復合型產業體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河邊村村民的收入有了很大包養感情的提高。但是,河邊村扶貧的可持續性的約束開始顯現。小云助貧利用廣泛的社會聯系,為河邊村帶來了會議和休閑的資源。如果小云助貧離開了,這里的產業體系將如何對接市場?一個落后的、大多數村民都只有小學文化程包養網度的村莊如何運行這種會議和高端休閑產業呢?

河邊村是很多處于深度貧困狀態的村莊的一個典型代表。其實,在很多這樣的村莊,能夠開發的具有市場價值的資源是很多的,尤其是處在山區、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村寨。我們都覺得只要把基礎設施搞起來,條件改善了,農民就可以脫貧致富了。現在鄉村旅游搞得好的例子多數都是交通條件方便、離城市消費群體比較近的村莊。更重要的是,很多都是由公司來經營,即便不是公司經營,也都是由那些文化素質相對較高、有商業經驗的農戶以客棧的形式發展包養妹產業。對于像河邊村這樣處在邊遠地區、遠離城市消費群體,而且農戶幾乎沒有經營能力的村莊而言,成功的案例是很少的。

河邊村面臨的困境在于,一旦引入“公司+農戶”模式,公司勢必會在價值分成中獲得相當高的比例,從而壓低農戶實際的收入份額。而保持比較高的收入對于像河邊村這樣的村莊里的農戶走出貧困陷阱至關重要。河邊村已經建成近50套高端的嵌入式瑤族客居,這里不是一般意義的鄉村旅游客棧,而是真正生活型的瑤族村莊,到這里來休閑是真正進入到一個富有活力的鄉村。但問題恰恰是:農戶如何能組織起來經營自己的資源?

年終手記

脫貧攻堅成敗在于精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規模扶貧包養一個月價錢開發讓數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國家,創造包養留言板了世界扶貧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

自2013年提出“精準扶貧”以來,我國扶貧工作聚焦“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在脫貧脫困上下“繡花”功夫,精準扶貧工作收到了較為短期包養明顯的變化。2013~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年均減少1391萬,累計脫貧5564萬人,貧困包養女人發生率從2012年年底的10.2%下降至2016年年底的4.5%,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0.7%。

但也應該看到,目前我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國還有農村包養一個月價錢貧困人口4335萬,其中有6個省份的貧困人口在300萬以上,有5個省份的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有近200個縣和近3萬個村的貧困發生率超過20%,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和因病因殘致貧等特殊貧困群體的脫貧難度非常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包養金額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繼續在技術手段、管理水平和思想觀念上進行大膽創新,不斷提高扶貧開發的精準性。同時,當前鄉村振興的首要目標是打贏扶貧攻堅戰,這更需要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充分發揮制度優勢,提高脫貧質量,提高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包養網dcard和發展動能。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