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閩清的田間地頭,時常能看到臺灣青年曾芝穎忙碌的身影。
“最近正在調研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項目。除此之外,我們有包養網超過10個閩臺鄉建鄉創項目同步進行。”來到大陸7年,曾芝穎幾乎走遍了福包養建的鄉村。
從初來大陸面臨缺乏項目的一籌莫展,到在惠臺利民政策支持下開啟的“鄉創夢”,曾芝穎的人生在大陸鄉村振興戰略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正確的選擇
曾芝穎的大陸創業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大學畢業后,曾芝穎在臺灣包養網比較擺過地攤、做過領隊、當過記者、搞過活動策劃,轟轟烈烈地開啟了創業之路。因為長相甜美可愛,認識她的人都叫包養app她“小饅頭”。2016年,工作遇到瓶頸的曾芝穎萌生了“要不要到大陸闖一闖”的想法。于是帶著父母的牽掛與祝福,她來到福州,創立了福建泰可文創公司。
然而這樣“孤勇”的決定帶來的卻是滿滿的挫折:“看了很多項目、認識一些企業、走了不少地方,最后的結果都是無疾而終。”現實的困境讓曾芝穎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在大陸創業的前兩年,我覺得自己幾乎是徒勞無功。”尤其是因為溝通模式的差異和對于政策的不理解而帶來的失敗,一度讓曾芝穎覺得自己不適合在大陸創業。
但不服輸的勁頭讓曾芝穎不斷嘗試著新的突破方向,而她的朋友、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會長林深帶著她,探索如何整合閩臺鄉建鄉創資源。恰逢大陸出臺惠及臺胞臺企的《關于促進兩包養網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措施”),福建細化落實,其中鼓勵臺灣團隊參與鄉建鄉創的舉措,為她打開了創業的新局面。
在2018年第六屆海峽青年節期間,曾芝穎通過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獲得了參與梅城印記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的機會。“我記憶猶新的是第一筆費用匯進公司帳戶的心情,那種‘原來我在大陸真的可包養app以開始了’的內心旁白包養網,直至今日想起仍舊非常包養網激動。”
以此為契機,曾芝穎與本地伙伴共同成立了福建橙翔文旅,開啟了“鄉創夢”。從策劃改造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包養網,包養站長到聯合返鄉青年盧貴云在永泰同安鎮打造網紅民宿“草木谷”;從參與雄江鄉創工作、打造庫區移民文化館,到參與打造“2022首屆海峽鄉創大賽”……曾芝穎找到了自己的大陸創業“賽道”。
如今的曾芝穎,既是臺灣中華教包養網單次科文創新發展協會理事長,也是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臺胞執行秘書長,同時還運營包養著一家民宿。2021年,她獲評福建省“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暨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之星”,2022年,包養價格ptt她與團隊一起獲得了第十九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來到大陸創業選擇是正確的。”對于未來,曾芝穎充滿期待。
“榕臺合作”挖掘鄉村之美
走進福州市閩清縣,梅城印記特色歷史包養留言板文化街區內明清古厝林立,20多處歷史遺包養網跡承載著城市發展、多元文化融合的變遷史。而這里,也是曾芝穎在大陸參與的第一甜心花園個項目。
剛接手閩清梅城印記項目時,大陸改造老街時熱火朝天的干勁兒讓曾芝穎感到震撼,也讓帶著團隊吃住在閩清的她不由加快了步伐。“3個多月里,我們完成了紀錄片制作、開街活動策劃和街面景觀布置,這在臺灣是包養網無法想象的。”這樣的效率對包養網比較于曾芝穎來說也是“破紀錄”的。
與此同時,梅城印記改造過程中最主要的是“修舊如舊,建新如故”,這讓曾芝穎想到了臺北的大稻埕特色街區,于是曾芝包養網dcard穎在繼續參與第短期包養二期工程、規劃引進適包養網合的業包養合約態時,特別邀請了大稻埕特色街區的青年代表來包養做交流,還創造了“梅城聚場”,為閩清縣的特色老店做品牌翻新,在保護古厝的基礎上,咖啡館、酒樓、酒吧、直播電商等新興業態紛紛進入街區。
“大陸的資源和市場大而廣,臺灣的經驗小而美,懂得讓細節變成亮點,正是兩邊能夠互補的優勢。”曾芝穎說。
這樣小而包養美的臺灣經驗同樣運用到了雄江鄉創工作。為打造庫區移民文化館,曾芝穎帶著團隊走遍雄江鎮,將搜集在一起的移民記憶都整理、貯藏在了文化館內。
“庫區生活變遷是雄江發展的縮影,我希望和當地村民一起保存這段記憶,把這里打造成對外展示雄江特色的窗口。”為此,曾芝穎和團隊還設計了吉祥物“熊將”—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以及一包養故事系列伴手禮,通過細節之美提升地方辨識度。對于曾芝穎為雄江帶來的驚喜與變化,雄江鎮鎮長張兆雄給與了積極肯定:“我們也希望為這些青包養網dcard年提供施展拳腳的舞臺。”
如今,曾芝穎的“榕臺合作”團隊已經走出了一條融合兩岸特色專長的鄉創之路:在永泰,曾芝穎從改造一棟老建筑著手,打造了一個春可品茶、夏可納涼、秋可采摘、冬可養生的“草木谷”;在三明泰寧,她為當地民宿運營提供陪伴式指導,賣出自己的亮點……曾芝穎用“臺灣經驗”的新視角,充分發掘著每一座村莊的特色之美。
搭建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梁
“在這里,我們參與大陸鄉村建設,很有成就感、獲得感。”隨著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的不斷深包養情婦化發展,曾芝穎看到了更多兩岸青年互通與交流的渴望和大量鄉建鄉創專業人才的缺口。
“如果我能夠建立一個平臺,讓兩岸的鄉建鄉創團隊經由正向交流達到認識和合作的機會,是不是就能起到融合共好的作用?”這樣的想法讓曾芝穎與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共同謀劃,舉辦了“2022首屆海峽鄉創大賽”,為兩岸青年交流搭建了包養app一座新的橋梁。
集結了海峽兩岸鄉建、文旅、綠色等領域的優秀鄉創項目或案例在比賽中大放光彩,來自海峽對岸年輕人的奇思妙想通過曾芝穎搭建的“橋梁”來到了大陸。于是,2023年初,曾芝穎在閩包養俱樂部清雄江海峽鄉創街區引入高雄的果味氣泡酒,彰化的咖啡Q李等一批鄉創產品進行展出,吸引了不少游客與村民的目光。“這些好產品,將引入雄江海峽鄉創街區‘試水’,而后進行推廣。”曾芝穎說。
隨著“31條措施”迅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截至2022年8月,福州有包養價格44個榕臺鄉建鄉創項目落地,累計引進30個臺灣包養網車馬費建筑師團隊、60多名臺灣人才參與6個縣區的44個村莊建設,為打造美麗鄉村貢獻力量。越來越多臺胞融入國家發展,與大陸同胞攜手共繪融合發展、心靈契合的美麗畫卷。
這樣的景象,讓曾芝穎感嘆:“大陸是實現夢想的最佳舞臺,這個夢不僅是鄉村振興之夢,更是兩岸攜手共進之夢。”(文章來源:今日中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