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入源代表一包養心得:扶貧不能把產業“硬塞”給農民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北京3月17包養網日電 題:劉入源代表:扶貧不能把產業“硬塞”給農民

新華社記者吳嘉林、盧羨婷

身材包養網單次瘦削,動作麻利,說話干脆,健步如飛……初次見到全國人大代表劉入源,很容易被他積極、干練的包養價格“精氣神”吸引。“我性子急,做事喜歡走在前面。”他笑笑,伸出左手來握手,這才讓人注意到他的另一只袖口是空的。

“這幾天跟大家談鄉村振興、產包養業扶貧,我學到了包養條件很多東西,想著回去趕緊把新的養羊基地和深加工廠房做起來。前兩天我就打電話給鄉親,讓他們先把土地給整平了。”這幾天一有空,他就琢磨如何壯大養羊產業,幫助更多人擺脫貧包養網困。

今年35歲的劉入源在1999年因一場意外失去了整包養意思個右手掌。但他從沒有因此沮喪,用一只手開創出包養網推薦了一番養羊事包養網業,并帶動長江包養感情村和周邊村鎮300包養甜心網多戶貧包養包養女人戶養羊,每年戶均增收2萬元以包養故事上。2016年、2017年他分別被評為“全國十佳農民包養網”“全國農業勞動模范”。

中專畢業后,劉入源在鎮包養網心得上打過工、賣過茶葉,2009年包養網回到村里包養站長創業,引進了31頭山羊,因缺乏防疫知識技術,這些羊很快全死了。他不甘心,跑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請教專家,買了相關書籍學習養殖知識,又借錢買了31頭山羊。

“為了把羊養好,我包養把椅子搬到羊圈里,觀察羊進包養價格食、排便的過程,了解它們的習性。”現在,鄉親們發現自家羊的狀態不對,就會拍一段視頻用微信發給劉入包養源,他看一眼就知道得了什么病,再把相應的藥品名稱、用法用量發回去。

2012年,劉入源養的羊存欄量達到包養200多頭,辦的養殖場初具規包養故事模,生活得到了改善,他開始動員鄉親一起養羊。劉入源說,他喜歡幫助包養合約別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隨后包養網幾年,他成立了養羊協會和自己的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在周邊多個村發展起養羊產業。現在,他自己養包養情婦羊1800多頭,其他農戶養羊5000多頭。

在劉入源看來,產業扶貧不能把產業“硬塞”給農包養留言板民,而應該注重引導農民的創業意識,變被動為主動。“我從村民那里收牧草,經常給出比市場包養網ppt價高不少的價錢。家里人都說我笨,給那么高臺灣包養網價格。但我想讓大家明白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包養網才能有收獲,慢慢包養網心得培養他們的信心和習慣。”劉入源說。

劉入源說,最對不起的是家人,“我的羊圈是鐵皮瓦的,我自己家的屋包養網子下雨天還會漏水,羊都比我住得好。”可是,建新房并不在他今年的計劃中。

“今年要在比較遠的一個村再建一個養羊基地,那里太窮了。”兩會期間與一些企業家的交流也讓他受到啟發,他決定做產業的深加工,繼續拓展產業規模。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