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6月3日電 題: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高地的東北小城密碼
新華社記者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一個人口只有20多萬的傳統農業縣包養,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對接全國市場、發展種植養殖業基地,打造一批農業產業鏈集群,崛起現代農業產業高地。
小縣城捧出包養感情乳業“金飯碗”
記者近日來到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克東分公司,走進智能化配方奶粉生產車間,中控室里幾名員工通過操作臺和視頻監控遙控著現代化無人生產線有序運轉。一罐罐嬰幼兒配方奶粉從這里下線,運往全國各地。
“奶粉生產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強說,2001年飛鶴落戶克東以來,打造乳品全產業鏈成為主攻方向。牧草種植、包養留言板飼料加工、規模化奶牛飼養、產品包裝、物流倉儲等上下游產業項目不斷完善,產業園區漸成規模。
飛鶴乳業智能化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王建 攝
園區內,奧瑞金(克東)鐵罐包裝有限公司奶粉罐生產線日產能達22萬罐。公司負責人王東明說,公司生產的奶粉罐重點供應飛鶴乳業,采取了“廠中廠”的合作模式,減少了運輸環節成本。
奶粉質量如包養俱樂部何,奶源至關重要。記者在黑龍江克東勇進原生態牧業有限公司擠奶大廳看到,在無人牽引的情況下,一群奶牛排隊走上轉盤式全自動擠奶機,秩序井然。
黑龍江克東勇進原生態牧業有限公司的“犢牛島”。新華社記者陳聰 攝
“這套轉盤式擠奶設備,實現自動榨乳、自動收集、自動脫杯等。”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天鵬說,目前公司共有約8700頭奶牛,年產鮮奶4.5萬噸,主要供應飛鶴乳業。
在離擠奶大廳不遠的地方,一袋袋飼料在克東縣牧豐飼料有限公司倉庫里整齊碼放。公司副經理周兆軒說,公司生產的牛包養網飼料其配方根據不同牧場需包養合約求精準配比,實現了牧場飼料質量、營養全要素保障。
黑龍江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將干燥、粉碎的畜禽糞污投進發酵罐。新華社記者王建 攝
奶牛產生的糞便怎么處理?包養意思走進黑龍江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將干燥、粉碎的畜禽糞污投進發酵罐。公司負責人劉恩照說,糞便包養發酵后形成沼氣,沼渣固液分離后制成有機肥,包養金額然后還田保護黑土地。
地產大豆就地“吃干榨凈”
連包養網日來,克東縣大海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鄒德海日均在田間工作10多個小時,因為他要在包養網10天左右的時間播下2.2萬畝大豆。“比去年擴種了1.5萬畝,很辛苦,但是干勁很足。”鄒德海說。
克東縣耕地面積188.5萬畝,今年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23萬畝。在“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下,克東縣大豆產業形成龍頭帶動、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讓農民看到了種植大豆的效益。
隨著加工能力不斷提升,克東地產大豆正通過多種方式就地“吃干榨凈”。
走包養進克東禹包養價格王大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線,機器轟鳴。兩年前,這家大豆深加工龍頭企業面對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想包養要增加一條1.5萬噸的大豆蛋白生產線,但面臨資金缺口,包養條件讓企業十分頭疼。
“企業有所需,政府有所為”。克東縣政府搭臺,對接多家金融機構包養,最終兩家銀行伸出了橄欖枝,解決了資金包養網難題。目前,公司建成包養情婦兩條大豆蛋白生產線,年大豆蛋白產能2.8萬噸。
克東腐乳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百年老字號企業。近年來,公司挖掘“微球菌”釀造工藝,開發出7大系列50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多個品種產品,年消耗大豆4000噸,產品暢銷東北地區。
產業鏈條延伸“進行包養網時”
走進北緯四十七(克東縣)綠色有機食品有包養網限公司,5880平甜心花園方米的玉米加工新車間正在緊張建設之中。今年,這家公司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3.4萬畝。“目前,我們的鮮食玉米通過電商平臺,一穗能賣到9.89元。”公司總經理張天偉說。
包養一個月價錢 “通過扒皮、清洗、漂燙、真空包裝、高溫蒸煮、風淋等工序,真空玉米棒加工可以在40分鐘左右完成。”公司包養一個月價錢辦公室主任曲金強說,依靠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供應,目前公司已成為雙匯和百勝等企業的供貨商。
北緯四十七(克東縣)綠色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鮮食玉米。新華社記者王建 攝
包養克東縣委書記李傳柱介紹,克東縣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提質升級短期包養,不斷在建鏈、強鏈、補鏈上發力,目前已形成乳、豆、水、肉、菜五大產業,去年縣域經濟綜合排名居黑龍江省第四位。
在黑龍江初心飲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裝蓋機、貼標機、膜包機等一系列自動化設備正在運轉,一瓶瓶天然蘇打水被傳送帶送出灌裝間。
“從打上來的水進入車間,到制成蘇打水成品,用時只需10分包養女人鐘。”公司經理包養網單次曲長勝說包養情婦。
來到克東縣乾豐鎮宏升村,在北辰果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保溫大棚和彩鋼加工廠房分外醒目。合作社由返鄉大學生董傳宗、王艷秋夫妻創建,目前建有食用菌大棚50棟、溫室大棚12棟包養一個月價錢,主營菌棒生產、食用菌深加工延伸項目,產品銷往哈爾濱等城市。
村民呂桂芝(左一)正在摘平菇。新華社記者王建 攝
包養網單次村民呂桂芝正在合作社大棚包養故事里彎腰摘平菇。“一天能掙100多元,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呂桂芝說。(記者劉偉、陳聰、王建、梁冬)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