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概況
南昌女子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南昌女職”),這所專為最貧困地區最貧困家庭當中最弱勢的群體——貧困女生設立的學校,發軔于1992年,是全國第一所女子職短期包養業學校,江西省第一所民辦學校。22年來,學校秉承“為了中國未來母親的教育事業,為了中國貧困女生的幸福生活”辦學理念,致力于幫助貧困女生解決“就學難、就業難”的問題,讓每個貧困女孩都有學上,讓每個從南昌女職畢業的女孩進入社會后都能成才、成家、立業,成為中國未來最優秀的母親。學校創辦以來,胡錦濤、賈慶林、李長春、李嵐清、孟建柱、許嘉璐、嚴雋琪等20多位黨和包養網國家領導人先后親切接見學校師生或視察學校建設。短期包養
南昌女職意在培養中包養網國未來母親,通過技能傳授、素質養成,幫助貧困女生和她們的家鄉脫貧致包養網VIP富,屢獲殊榮,特色鮮明,專業過硬,學生搶手。多年來,學校參與制定了國家茶藝師標準,編寫了國家第一套茶藝師教材,培養了第一批國家茶藝師;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江西省唯一的“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2010年進入“全國中等專業學校前50強”,2011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100強”:學校茶藝表演藝術社團三次代表國家赴法國參加中國文化年;多次出訪俄羅斯、芬蘭、阿聯酋、日本、韓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人民大會堂每年都會到學校選調學生;學生作為特殊人才引進香港、澳門,甚至走出國門到芬蘭、捷克等國工作;多次承接諸如奧運會、世博會、南昌中博會等活動的禮儀和表演任務,以“出書、出人、獲獎”名揚海外。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王國良高度贊賞南包養管道昌女職的教育扶貧工作,稱其“扶貧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扶貧事跡讓人感動,為中國扶貧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并將將南昌女職納入首批國務院扶貧辦掛牌推薦的四所學校之一,在全國招生。
二、南昌女職教育扶貧新模式
首先,創新辦學理念。南昌女職的三大辦學理念是“女子教育”、“女子扶貧”、和“傳統文化”。學校招生的主要對象是貧困女生,她們都是包養網來自中國最貧困地區最貧困家庭當中的最弱勢群體,也是中國未來的母親。學校立意培養未來母親、夯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基,設定辦學目標就是把貧困女生培養成高素質淑女型專業人才。為此,學校在學生培養方面實施了“1133”工程,目的是保障學生“高尚高薪就業、成功自主創業”,全面提高學生對社會、企業、家長的回報率。該工程已由南昌市教育包養情婦局推薦為國家級研究課題。
所謂“1133”,指的是學好一個有發展優勢的專業,南昌女職目前開設了中國茶藝、學前教育、客戶信息服務、公關禮儀、酒店服務與管理、商務助理等1包養1個專業,其中中國茶藝專業是南昌市教育局首批重點示范專業包養故事,江西省精品專業,也是學生畢業分配最好、收入最高額王牌專業;擁有包養網單次一項能夠生存的核心特長,如茶館管理、鋼琴彈唱、商務禮儀、航空服務、計算機速錄等;掌握三項及以上的技能,如英語口語,辦公室自動化,PS圖像處理、化妝、普通話、電子商務等;具備“專業、公共、個人”三種職業素質。
其次,創新教育教學體系。一是身心安全教育體系,做到年年有演練。從“五防”教育到法律常識、從交通安全到生活常識、從挫折教育到成功教育,讓學生身心安全都受到良好教育和訓練。二是文化基礎教育系,做到季季有測評。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情況,調整文化課的專業化程度,提高學生興趣,當堂完成“講,學,練”,消化“知識點,重點,難點”。三是專業技能教育體系,做到月月有競賽。遵循“從做開始、先會后懂、重在于會、力求于精”的原則,按照《國家中級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標準,包養甜心網采用先進的“五步循環教學法”、“情景教學包養網法”、“崗位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組織學生參加專業實踐,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四是素質教育養成體系,做到周周有考核。學校“三四五六個人職業素質”、“三項公共職業素質”、“七項專業職業素質”、三大職業素質養成教育體系包養網,讓學生“內修心”、外塑形”,從早到晚養成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習慣,培養人格完整、品德高尚、形象氣質佳、職業素質高,舉手投足間充滿藝術與文化氣質的學生。五是藝術社團教育體系,做到天天有活動。學校開設了中國茶藝表演社團、儀式禮儀與商務禮儀表演社團、女子儀仗軍樂團、瑜伽表演藝術社團等10個藝術團隊。通過社團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才藝表演和社交能力了,以達到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三,創新職業規劃。一是安排實習。學生在校學習一年半,見習半年,第三年安排帶薪實習,確保見習、實習期間包吃包住,年薪不低于15000元。二是推薦就業。確保學生“工作環境不好不推薦、專業不對口不推薦、收入不達標不推薦”,學生就業第一年收入不低于18000元。三是自主擇業。學生通過學校培養和用人單位的訓練,具備企業高管或自主創業能力,年收入不低于36000元。四是創新創業。學校最終目標是將所有學生培養成創新創業人才,年收入不低于50000元。
三、成效與作用
作為學校的三大辦學理念之一,“女子扶貧”是南昌女職工作的重中之重,貫穿學校教育扶貧的全過程。在學校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培養下,32000余貧困女生從南昌女職放飛夢想、揚帆起航,其中4000多貧困女生受到免費資助,33名女生被選送到中央軍委辦公廳和人民大會堂工作,就業率達98℅以上,30℅的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
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畢業生代表,她們有汶川地震中的受災女生馬春麗,她通過進入南昌女職改變了自身命運,不僅順利畢業,而且取得大專文憑并且留校任教2年。包養留言板在取得高級茶藝師資格證之后,她計劃朝著自主創業的方向奮勇前進。
吉安市吉安縣的羅短期包養慶同學出生于單親家庭包養網站,在校期間就讀中國茶藝專業,經過刻苦努力,她獲得了留校任教的資格,帶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生,并且通過自考獲得了大專文憑,為本已模糊的未來開辟的一條新的道路。
劉繼清1996年出生于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社富鄉稠村,兒時上學山路崎嶇,進出十分不便,家庭的貧困增加了求學的困難。2011年,劉繼清參加了中考,并順利考上了高中,但因為家里經濟困難,不得已只能放棄。經過縣扶貧辦宣傳,劉繼清接觸到南昌女職,了解到南昌女職的包養感情扶貧理念,和先包養網進的教育模式,決定就讀。在包養價格ptt學校學習期間,劉繼清感受最深的是學校老師對待學生的愛護和責任心。入校挑選專業時,老師認為她的資質較好,適合學習中國茶藝專業,父母的傳統觀念成為她學習的阻礙,但是在學校教師和劉繼清的共同努力下,劉繼清的選擇得到了父母包養的支持。在校期間,劉繼清為了多學知識,除了專業課,還參加了學校的很多社團,接觸到了以前從未學習過的新知識,讓她體驗到了一名中專生覺充實的生活。經過一年半的禮包養網儀培訓、茶藝表演訓練、古箏演奏以及專業知識學習,從剛入學的懵懂無知,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茶藝專業學生。2012年末,中央軍委辦公廳到南昌女職選調學生,劉繼清贏得了中央軍委辦公廳領導的青睞。當年12月,劉繼包養清來到中央軍委辦公廳,成為了一名工作人員。“我覺得這份工作將會是我人生的轉折點,而這都是南昌女職帶給我的,”劉繼清說。
四、經驗與啟示
(一)踐行職業教育性別扶貧理念。江西省內仍然有廣大的扶貧對象存在。經調查發現貧困地區在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下,貧困群眾為了培養男孩可以砸鍋賣鐵,費心勞力,而女生如果考不上高中,多數只能去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做社會最底層工作。而一個家庭之所以貧困,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有一個共同原因,就是家庭主婦的素質不高。一個家庭里的女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人如果有一定素質,能勤儉持家,好好教育子女,那這個家庭不可能是最底層;但如果家庭主婦素質低,家庭男性的勤勞葉無法彌補貧窮的狀況。母親的素質往往決包養定了一個家庭的狀況,以及孩子未來的方向。培養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可以幫助娘家、本家兩個家庭脫貧。所以培養貧困地區的女生,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二)探索性別扶貧教育模式。2011年,南昌女職承接了由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主辦的“一村三師”教育扶貧工程,針對全省3400個貧困村,每村培養一名茶藝師、一名幼兒教師和一名電子商務師。以此包養項工程為牽引,南昌女職探索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教育扶貧模式:“政府組織(由省、市、縣、鄉、村政府倡導并組織貧困女生生源)、企業資助(通過對貧困女生的捐助,企業將自己的文化和愛心輸送出去,為學生早日融入企業做好準備)、學校教育、女生受益”四位一體教育扶貧模式包養。在此模式下,貧困地區學生到南昌女職就讀,可獲得國家助包養網學金補助1500元/年,學費補助(或社會包養軟體捐助)2000元/年,兩年共計7000元;企業預付的3000元學費由學生在見習、實習期間包養網VIP用工資充抵;可獲得企業贈送、價值1000元的校服、舞蹈服、軍訓服、被褥、被套、保險及生活用品等,學校還給她們免除了住宿費。兩年學習加一年實習,學生三年一共只需支付學費200元即可。2011年5月16日,在國務院扶貧辦舉辦的“新世紀中國農村扶貧開發成就展”上,南昌女職的“一村三師”工程同時在江西館和綜合館展出,是江西省唯一包養網參展的學校和全國入選綜合館的四個單位之一。
(三)示范建設職業學校現代教育體系。南昌女職全新的教育理念、靈活的教育體制、嚴格的管理制度,緊緊抓住“女性”、“職業”、“扶貧”三個中心;注重素質教育、特色教育;樹立“女子教育”、“女子扶貧”、“傳承文化”三大辦學理念;推行“三四五六”素質養成教育體系;打造“政府組織、企業資助、學校教育、女生受益”四位一體教育扶貧模式;創建“就包養業成功率100%”、“就業成活率100%”、“就業成才率100%”三大就業保障體系,建成完整地現代教育體系,呈現為大眾教育形式,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主線,具有很強的復制性和推廣性。(國務院扶貧辦供稿)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