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春走基層 布楞溝變樣了
“要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這是2013年2月3日,習包養近平總書記到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楞溝村親切看望東鄉族群眾時的囑托。
東鄉縣是甘肅省脫貧攻包養網心得堅難度最大的深度貧困縣之一,布楞溝曾是一個深度貧困山村,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嚴重缺水,全村95%的村民是貧困戶。
日前,記者來到東鄉縣,走進布楞溝村。大山里寒氣襲人,可村里卻是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包養網。
布楞溝村馬麥熱家很熱鬧,一家人都忙著和面炸油香、做油馃馃,迎接新春的到來。
嶄新的磚木結構房子寬敞明亮,屋子里擺放著新式家具,院子中央新修的自來水井上,白色瓷磚貼面,鑲嵌著“吃水不忘總書記,永遠感恩共產黨”兩行紅彤彤的大字。
“布楞溝人能吃上自來水,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看著嘩嘩流淌的自來水,馬麥熱動情地說。在這個60多歲東鄉族老人的記憶中,昔日包養價格的布楞溝,最難的就是吃水,雇車拉一車水得翻山越嶺,車費要花120元,“水比油還貴”包養app。
布楞溝村民清楚地包養網記得,2013年2月28日,村上飲水工程開工建設,短短的4個包養網dcard月,埋設自來水管網15公里,建成蓄水池7座,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村民院落,布楞溝幾代人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
自來水引到了村里,平坦的水泥路也鋪到了布楞溝。2013年3月18日,打通布楞溝和外界的公路包養俱樂部開工建設,沒幾個月,包養合約一條長達20多公里的水泥硬化路把村子與大山外的世界連接了起來,解決了整個布楞溝流域6個鄉鎮、20多個村、兩萬多名群眾的出行“老包養妹大難”問題。
水有了,路通了,布楞溝就有希望了,一些外出打工的布楞溝人聽說了家鄉的變化,陸續回到了村里。2015年年初,在外闖蕩了10多年包養俱樂部的東鄉族青年馬達包養app吾德回到了布楞溝村,在外地搞了多年養殖,馬包養網ppt達吾德要帶動村民發展養殖業,“和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
馬達吾德投資260萬元,貸款200萬元,修建了占地25畝的6棟暖棚圈舍,配套了氨化池、消毒室。布楞溝村29戶貧困戶將貧困貸款投入其中,入股組建起了養殖合作社。
養的羊越來越多,馬達吾德就雇村里的貧困戶一起養羊。村里的婦女馬包養情婦阿英社常年在家中閑著,馬達吾德將馬阿英社夫妻雇來養羊,每個人每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我們夫妻不用出村,一年少說也有七八萬元收入,真是太好了。”馬阿英社高興地說。
多年從事養殖,馬達吾德市場信息靈通,合作社的羊賣得很好,一年下來,能出欄好幾千只,貧困戶每戶都有分成。馬達吾德還包養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充分發揮東鄉手抓包養價格ptt羊肉品牌優勢,拓展村上幫扶單位的訂單,羊肉遠銷北京。
“沒有黨中央的關心,就不會有布楞溝短短幾年的巨大變化,我們在家門口創業更無從談起,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少數長期包養民族的關心,脫貧致富我們很有信心包養情婦。”馬達吾德說。
在布楞溝村,這兩年婦女也包養合約行動起來了,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一線。2015年,由當地政府牽頭,企業運營,村里婦女參與,布楞包養網溝村辦起了全縣第一家“巾幗扶貧車間”,車間生產當地婦女都拿手的油馃馃。
自從有了“扶貧車間”,不少常年在家閑著的東鄉族婦女走出家門,紛紛來到車間做包養網推薦油馃馃。很快,油馃馃走出包養了大山,成了城包養網里人眼饞的“包養網推薦香餑餑”。“家里忙,在家干,家里包養行情閑,來車間干。”說起在扶貧車間掙了錢,村民馬秀芳樂得合不攏嘴。和馬秀芳一樣,布楞溝村有30名婦女得以就業,每月有1800元到3000元不等的收入。
布楞溝變樣了。短短幾年,水來了、路通了,太陽能路燈、文化廣場將村子裝扮一新,村里“六位一體”辦公樓內衛生室、文化活動室人來人往,村民養羊、做油馃馃,甚至有人開始謀劃開農家樂,個個都有了新奔頭,昔日貧困山村徹底換了新顏。
隨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富民包養網產業逐漸興起,布楞溝,這個東鄉語意為“懸崖邊”的村莊迎來了華麗轉變。2014年,布楞溝村在偏遠特困村中率先實現了脫貧;2017年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養網車馬費達6156元,是2013包養價格ptt年的4倍。
“總書記的囑托,極大地鼓舞了鄉親包養網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黨和政府是布楞溝人打贏脫貧攻堅戰,邁上小康路的堅強后盾。”東鄉縣委書記馬生榮說,布楞溝村的滄桑巨變,是黨的陽光照耀東鄉族人民的偉大見證,東鄉族群眾切身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金鳳凰展開了花翅膀,馱來了五彩的霞光,我站在總書記走過的地方,陣陣暖流在心中激蕩,親切的話語微笑的臉龐,諄諄的囑托響耳旁,世世代代誰曾想,窮山鄉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變成幸福莊,山包養網評價間的大道已通暢,民族團結架起了連心的橋梁……”一首《布楞溝的春天》,唱出了布楞溝人內心的喜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包養者 馬富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