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河南光山,丘陵和淺山占縣域面積的一半多,屬于典型的守著荒山要飯吃的農業大縣。如今的光山,荒坡丘陵被改造成了萬畝油茶園,全縣油茶總面積達25.5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45.2%,生態產業多姿多彩,綠水青山展新顏。“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的順口溜,樸實地道出了油茶產業為光山百姓帶來的喜悅。
2019年9月1包養網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來到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調研。他強調,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一年多來,光山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做優做大油茶產業為目標,創新經營模式,延伸產業鏈條,規范利益聯結機制。油茶產業正帶領鄉親們走上增收致富奔小康包養俱樂部的康莊大道。
初冬時節,記者實地探訪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登高遠眺,漫山遍野的油茶樹蔚為壯觀。“截至目前,全縣有油茶企業、合作社56家,種植大戶218戶,4.8萬戶群眾參與油茶經營,油茶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光山縣委書記劉勇說,油茶不僅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而且改善了生態環境。
選準路子,培育發展油茶產業
發展扶貧產業包養意思,關鍵是選準路子。丘陵和淺山區占光山縣總面積的63.9%,全縣10.1萬貧困人口中,有近6萬人生活在淺山丘陵區。如何把荒山變成“金山”?有專家建議種植推廣油茶。2009年,光山縣委、縣政府大膽試驗,作出了試種油茶的決定,聘請全國油茶首席專家姚小華擔任油茶產業發展技術顧包養俱樂部問。試種油茶成功后,光山縣又采取了擴大油茶種植的戰略舉措,引導企業、群眾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產業。
司馬光油茶園創辦人、河南聯興油茶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法是第一批發展油茶產業的種植戶。如今,司馬光油茶園的種植面積超過2.7萬畝,覆蓋槐店鄉草鞋店、萬河、陳洼等6個村莊,年產值近億元,帶動2000多人就業。“當時覺得發展油茶產業比較有前景,不僅能助農脫貧致富,還能把荒山變綠變美,就響應了包養網縣里‘把錢存到山上去,把油搬到山上去’的號召。”回想起當年的決定,陳世法坦誠地說。十多年過去了,陳世法的想法終于成了現實。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光山縣把發展油茶作為富民產業、生態產業、旅游產業來抓,包養先后出臺了《光山包養站長縣全民油茶計劃實施方案》《關于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油茶產業發展提供政策、融資支持。縣財政對新發展10畝以上的種植戶,每畝補助資金1100元。今年,光山縣整合涉農資金1400萬元支持油茶產業發展,并爭取油茶優質示范林項目建設國開行貸款資金3.4億元,每畝貸款4300元。自2015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連續5年舉辦產業扶貧現場會暨油茶采摘儀式,引導群眾認識油茶、發展油茶。
與此同時,光山縣堅包養網dcard持依靠科技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簽訂了《油茶產業科技支撐合作協議》(10年),繼續聘請姚小華團隊為技術顧問;引進河南省林科院“油茶四優包養網評價四化”、信陽市林科所“油茶優質豐產栽培”等科研項目落戶司馬光油茶園,指導3家具備油茶育苗資格企業,每年可培育“長林”系列良種苗木400萬株以上。在政策的引導下,全縣油茶面積穩步擴大,僅去年10月份以來,全縣新發展油茶2.8萬畝。
融合發展,做大做優油茶品牌
為做大做優油茶產業,光山縣充分發掘資源,打好產業發展“組合拳”,推動油茶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光山縣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打造“油茶-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結合的立體循環產業模式。如今,南向店鄉在油茶基地套種中藥材,文殊鄉藍天油茶基地套養跑山雞、麻鴨等,槐店德睿油茶基地套種花生、西瓜,產業發展欣欣向榮,真正實現了短期包養一業多贏。
圍繞補齊油茶加工短板,光山縣在現有年產2000噸油茶籽加工廠的基礎上,于今年1月份投資1.2億元,建成了年加工3萬噸油茶籽、年產8000噸茶油的司馬光油茶園聯興智慧產業園,實現了油茶包養網dcard產業從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一體化。光山縣縣長王建平介紹,光山發揮資源稟賦,開發出包括茶油在內的農副產品“光山十寶”,培育打造了“司馬光”“聯興”“全家福”等茶油品牌,通過電商暢銷全國。
走進位于光山縣官渡河產業集聚區的聯興智慧產業園生產車間內,一股淡淡的茶油清香味撲面而來,工人們在油茶籽綜合深加工生產線上忙碌著。陳世法自豪地說,過去,油茶變茶油,精深加工包養甜心網靠外包,成本高、產量也受限;現在,有了自己的加工生產線,既能不斷拉長公司產業鏈、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還能帶動全縣乃至周邊地區油茶種植、包養網評價采摘、運輸、加工等產業包養一個月價錢發展。
漫山遍野的油茶樹讓光山縣的生態環境提升不止一個檔次。光山縣搶抓機遇,做足“包養茶旅結合”文章,依托境內紅色、生態資源,包養網以司馬光油茶園為核心,完善油茶園區及其周邊旅游配包養行情套設施包養網,以建設油茶園田園綜合體為目標,開辟觀光觀賞游、健身徒步游、科普宣教游、休閑度假游等為主的生態旅游業。
光山縣是司馬光的出生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發生在此,固有“智慧之鄉”的美譽。今年,光山縣把弘揚司馬光智慧文化與油茶產業深度融合,舉辦了司馬光誕辰10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開展“游司包養條件馬光油茶園,發展智慧產業”主題活動,打造智慧文化品牌。“吃油不長油、長智不長脂”也引領著油茶產業做大做強。
完善機制,帶動群眾增收致包養網車馬費富
發展產業,民生為本。為把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有機結合起來,光山縣大力發展“油茶+土地流轉”“油茶+勞務用工”“油茶+入股分紅”“油茶+生態護林”等模式,通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油茶成為老區人民的“搖錢樹”“幸福果”。
有增收,更有希望。“現在生活真是好,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都拿上了養老金,身體好的還能就近打零工多掙錢。”槐店鄉陳洼村72歲的村民陳文珍說,“我和老伴把自家山地流轉給了油茶園,又在油茶園務工,每人每年能收入兩三萬元,現在生活方便,想吃什么就買什么。”
包養情婦油茶產業的包養甜心網發展給包養光山縣帶來了真真切切的實惠:通過油茶種植與林地流轉相結合,帶動23包養一個月價錢782戶增收,其中貧困戶1768戶5400人實現以地增收,每畝林地年租金60元-包養100元;引導貧困群眾和弱勞動力在油茶園務工,實包養現就近就業、就地增收,帶動近2.3萬人務工增收,其中貧困戶2672人實現包養俱樂部勞務增收;探索創新股權式、合作型等利益聯結機制,208戶貧困戶以土地參與入股,近600戶貧困戶以貸款入股分紅的方式,每年穩定收益4000元;同時,還把油茶栽植工作納入對全縣生態護林員的考核,634戶貧困戶實現護林增收。
去年,光山立足包養產業資源,制定了“八個一”方案,其中《產好“一壺油”方案》中明包養網評價確,到2包養行情02包養價格5年,全縣新增油茶10萬畝,帶動10萬農戶種油茶,戶均增收5000元包養網,形成油茶種植、精深加工、科技研發、品牌打造、銷售物流、產旅融合等全鏈條產業,打造“中國油茶之鄉”“中國油茶北緣強縣”。
時下,光山縣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持續做優做大油茶產業,帶領群眾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