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來了!”,在山西革命老區興縣,大家奔走相告。2017年6月21包養甜心網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考察調研,第一站就來到了晉綏邊區革命包養app紀念館,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包養網。
當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看望貧困群眾。“總書記和我握了四次手。”村民劉福有接受人民網記者回訪時激動地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說:“現在我住上了新房,過上了好日子,真想讓總書記再來我家看看。”
2017年6月2包養留言板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山西考包養網察調研。這是習近平在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同群眾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期盼新時代的繁榮富強”
在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總書記同當年在晉綏邊區參加對敵斗爭的老戰士們親切交談。習近平說,呂梁我是第一次來,我包養心里一直向往著晉綏根據地。
“當時我站在前排,第一個與總書記握手,開始有些緊張,但包養總書記握住我的手問寒問暖,我感到總書記又包養網親近又平易近人,一下子就不緊張包養妹了。”88歲老戰士劉丙濤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激動萬分。
劉丙濤15歲投身革命短期包養,當時是120師政治部的一名勤務兵。在黨的關懷和指引下,劉丙濤在崢嶸歲月里一步步走來,到現在他始終不忘黨的恩情。“要包養沒有共產黨,我包養app們現在哪能有這么幸福的日子。”劉丙濤感慨地說。
別看已88歲高齡,劉丙濤身體硬朗,每天早上吃罷早飯,還要下樓溜達一圈,回來后,就是看書學習。在他家里的茶幾上,擺著《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包養網dcard導百問》和《十九大黨章修正案學習問答》兩本書,一個普通的本子上記滿了劉丙濤的學習筆記。每天都要學習一個多小時,這成了劉丙濤離休后的生活習慣。
“十九大報告講得清楚,說包養的明白,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我要保重好身體,希望能多看看國家新時代的繁榮富強。”劉丙濤按捺不住激動。
“我想對年輕人說,現在的生活來之不包養易,我們不能忘了過去犧牲的同志,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現在的好日子,不能忘了他們。”說完,劉丙濤眼圈紅潤。
包養網評價 山西岢嵐縣廣惠新村。
“總書記和我握了四次手”
在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習近平看望貧困群眾。
“總書記和我握了四次手,在我家的大門口就和我握手,進到家里坐在炕上握著我的手問生活怎么樣,從家里出來在院子里看我養的雞和牛,又一次握著我的手,最后總書記出大門時還握著我的手叮囑我好好干。”劉福有回憶說。
“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按照這一思路,岢嵐縣實施“1661”產業扶貧行動,政策傾斜移民包養合約新村,目前,已有418戶搬遷戶與企業、合作社構建了利益聯結機制。
當地扶貧干部介紹說,通過對搬遷農戶原承包地包養網dcard、山林地和宅基地進行打包開發,增加財產性收益,實現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
劉福有算了筆帳,13畝退耕還林補助6500元,農資補貼3156元,低保8208元,養老保險3人3420元,高齡老人生活補貼1人包養網720元,還有新農合報銷和大病報銷6734元,再加上其它的2017年政策性幫扶收入就有35包養網244.78元。
“我現在還是一名環衛工,一個月工資1050元,一年下來也能掙12000元,還有光伏扶貧全年能收入3000元。”劉福有越算越高興。
山西岢嵐縣趙家洼村村民劉福有看著總書記在自家的照片。
“搬出窮山溝,走上致富路”
曾經的趙家洼村坡陡溝長、土地包養貧瘠、災害頻繁,全村1308包養網畝耕地中25°以上陡坡地就有904畝。村莊破舊,房屋簡陋,飲用淺層滲井水,沒有集體經濟收入包養故事,屬于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深度貧困村。
2017年9月22日,農歷八月初三,這是一個趙家洼村全體村民都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們離開了生存條件惡劣的舊村,搬到了廣惠新村,住進了寬敞的樓房,告別了破舊的窯洞。
“我們都盼著這一天,住到這再不用劈柴打炭,不用為生爐子發愁,冬天有地暖,一進門就暖烘烘的。”看著包養女人新房劉福有高興地合不攏嘴。
劉福有的新家兩室一廳,有75平方米,南北通透,光照充足,乳白色的地板磚映襯的家包養網VIP里亮亮堂包養管道堂。客廳里掛著習近平總書記與劉福有老兩口親切交談的照片,劉福有說每天都要擦一次照片,包養只要看到這張照片心里就暖融融的。
“現在我住上了新房,過上了好日子,真包養網VIP想讓總書記再來我家看看。”劉福有激動地表示。
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如何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邁進小康社會,是包養網ppt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深深的牽掛包養。
山西興縣當年參加對敵斗爭的老戰士劉丙濤。
2017年,深度貧困地區的“劉福有”們包養網站對共同邁進小康社會更加有信心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