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腳下和諧曲_中國鄉村一包養網心得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姊妹二人臺前站,咱把這鄰里互助唱一段;一家有事百家幫,天大的事情不愁腸……”秋收時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默特右旗九峰山腳下,蘇波蓋鄉美岱橋村的文化大院里不時傳來悅耳的山曲對唱聲。

“山曲是我們村多年傳下來的傳統表演,每逢收獲季、過年過節,大家都要唱一唱。”蘇波蓋鄉黨委副書記、美岱橋村包村干部王紅艷告訴記者,“不過,原來歌詞里唱的都是盼豐收、盼富裕,現在還要唱文明、唱和諧。”

一支支和諧曲,不僅傳遞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也唱出了美岱橋村治鄉風、樹文明的實踐探索。美岱橋村共有1242戶、2926人,近年來,全村依托黨建引領下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采取文明積分超市、調解工包養網作室甜心寶貝包養網和“炕頭講堂”等形式,探索倡樹培育文明鄉風,破解山腳下小村的和諧“密碼”。

小黑板上的新風榜

農閑時節,幾名村干部和村民拿包養一個月價錢著粉筆和小板凳從家里出發,在村道旁的包養一個月價錢一塊小黑板前聚集起來。“衛生戶常天兵,好媳婦李春梅,好婆婆鄧淑芳……”黑板上,村干部一筆一畫地寫下全村2022年第三季度文明示范戶名單。

“這塊板子在村里有些年頭了,以前上面貼的都是亂七八糟的廣告,加上風吹雨淋,邋邋遢遢的沒人包養愿意看。”幾位村民告訴記者。去年,村“兩委”成員和幾位熱心包養網站村民一起把包養合約小黑板徹底洗刷干凈,用粉筆畫上格子,曾經長滿“牛皮癬”的公告欄搖身一變,成了干凈整潔的文明新風榜。包養甜心網

美岱橋村黨支部書記金慧軍告訴記者,想要榜上有名,需要經過嚴格細致的評選。目前,美岱橋村依托“村黨支部—網格員—黨員示范戶”組織運行模式,將包養價格全村劃分成7個網格,并在每個網格設立14人的鄉風文明評分小組。每包養條件個季度,評分小組會先通過打分、排名的形式選出各網格的文明戶候選人,再由村里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等確定文明戶最終人選。不僅如此,美岱橋村還進一步依托包養網文明新風榜進行積分包養條件制創新探索,評選出的先進典型可以在村里的“文明團結超市”內憑積分兌換各類生活用品。包養網

“我們每季度張榜公布,只要是過路的村民都會來看看這塊小黑板,看誰家里頭做得不錯,有了這塊文明榜,一戶可以帶動一村。”王紅艷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美岱橋村共評選出衛生戶、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30余人。

田間地頭的調解室

走進美岱橋村黨群服務中心一樓,一間干凈整潔的辦公室擺放著桌椅,墻上貼著村調解委員會的名單。“這間屋子是我們村的矛盾調解室,但是最包養近這段時間,調解的陣地基本不在這。”美岱橋村調解委員會成包養網員、第五網格的網格員胡建平告訴記者,“每逢春耕秋收前后,村民們的矛盾糾紛大多發生在田間地頭,人在哪,我們就去哪。”

“你快來看看,隔壁這皂角樹,把我家玉米地陽光全擋住了,這樣下去種啥都沒有好收成!”今年4月,胡建平突然接到第五網格一位村民打來的電話。胡建平趕到現場后,發現原來是兩戶村民地塊相鄰,其中一戶種植的皂包養網角樹長了6米多高,致使另一戶村民部分地塊光照不足,影響玉米生長。了解情況后,胡建平便開始和調解委員會成員們一起想辦法。“前前后后往地里跑了三四次,最終做通了兩家的工作,說服種皂角樹的包養網站村民補償了對方1000元。”胡建平一邊翻著當時寫下的民情日志,一邊回憶道。

近年來,美岱橋村黨支部包養軟體將矛盾調解工作與網格化治理相融合,選派村“兩委”成員、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調解委員會,與村內各網格負責人相互配合,及時反映、解決矛盾糾紛,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讓村里包養網的“疙瘩”事在田間地頭得到化解,截至目前,已累計化解村內矛盾糾紛82起。

包養妹“下一步,我們打算讓更多德高望重、有威望的鄉賢也加入到調解委員會來,用咱們老百姓的方法解決老百姓包養的矛盾。”金慧軍告訴記者。

炕頭上的家風課堂包養故事

“下面我給大家講的這個家風小故事,發生在我的老家——土默特右旗沙焯鄉五犋牛村,這是一位勤勞善良的好母親的真實故事……”炕頭上,美岱橋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楊成光與幾位村民盤腿圍坐,講述著自己帶來的家風小故事。這是美岱橋包養網村開包養網推薦展“家風包養網小課堂”創新實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美岱橋村村“兩委”、駐村干部帶頭開展“家風小課堂”實踐探索,通過串門、嘮嗑的形式為村民們講述榜樣故事,弘揚優良家風家教,助力培育文明鄉風。

說起設立“包養情婦家風小課堂”的原因,村“兩委”成員告訴記者,由于部分村民年齡較大、行動不便,加上農忙時節大家作息不規律,很難按時參加統一組織的活動,包養網村“兩委”多次討論后,便想出了“送課上門”的新形式。截至目前,美岱橋村“家風小包養情婦課堂”已連續開展6期。“我聽了兩三回家風小故事了,每次講的內容都不一樣,有的是村里人的事,有的是臺灣包養網歷史故事。”村民曹綠枝回憶道。如今,美包養一個月價錢包養網岱橋村不僅把“家風小課堂”搬到炕頭,還積極開拓紅色黨課、政策宣講等多種內容。“今年中秋節,老伴和孩子都不在家里,沒想到幾個村干部來陪我,給我講故事,還包了餃子,心里特別感動!”村民張福利對記者說。

漫步美岱橋村,一首首和諧的山曲與村中轆轤井的吱呀聲相映成趣,傳唱著這個青山腳下村莊的治理之道,也傳遞著全村人聚力筑和諧的美好期許。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美岱橋村正以黨建為引領,以文包養管道明鄉風潤民心、聚人心,持續推動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