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通江縣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縣采取“盯村入戶”,“每月盤點、季度交賬、半年驗靶”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壓實縣領導、部門和鄉鎮責任,擰緊責任鏈條。
今年來,通江縣探索建立防返貧動態監測“五級網格”管理服務體系,織密織牢包養網防止規模性返貧的預警網包養網比較絡。以求探頭前移,精準到位,一網覆蓋、一網監測、一網查盡。“五級網格”分別為:院戶級、組級、村級、鄉鎮級、縣級。每20-30戶為一基礎網格,全縣共7709個基礎網格,共覆蓋330個村(社區)、18.58萬戶。
定人定責,盯村入戶包養合約,不落下一個監測對象
通江縣統籌機關職工、村社干部、村民代表、“五老”鄉賢等力量,為每個網格配置1名網格員。
有了網格,還須明確每個網包養網格員的責任:縣級網格員負責信息推送和數據核查,以及督促指導部門和鄉鎮(街道)的工作;鄉鎮、村(社區)包養網評價、村民小組負責監測對象排查、風險研判、民主評議和信息上報等工作;院戶長則負責防返貧政策宣傳和日常監測等工作。具體工作則根據時間和任務“兩張清單”,細化“安全飲水、因病返貧”等排查工作7項58個。
要增收還需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積極短期包養性。該縣制定政策,按照350元/畝標準給予特色產業管護補助,對以經營性收入包養網為主的脫貧戶家庭按照600元/戶標準給予產業發展獎補,對監測戶按800元/人標準給予獎補包養價格ptt,對易遷戶按包養金額600元/戶標準給包養價格予獎補,并發放小額信貸195筆805.81萬元,支持鼓勵發展產業增收,確保年內農戶經營性收入增長10%以上。
同時,通江縣堅持“以工代賑吸納一批、公益崗位安置一批、對口幫扶輸送一批、扶貧車間雇用一批、點對點返崗一批、自主創業帶動一批”,通過抓好穩崗就業促增收。
有了網格員,脫貧戶、監測戶生活不再難
脫貧戶王位身患糖尿病,包養上有多病的母親,下有兩個孩子讀書,為了防止他家不返貧,村上為他爭取了600元產業發展獎補金。他用這筆錢買了一批雞苗,養到3斤多賣出,共賣了4000余元。他自己會鋁合金安裝,村上到處給他介紹用工信息,一年也能掙一兩萬元。
楊柏包養網鎮太平場村的余顯志,年初他妻子患子宮癌在縣醫院住院,情包養況經院戶網格員和小組網格員發現后,從村上報到鎮、縣,縣醫保局根據縣醫院上傳的信息,也將情況發送至楊柏鎮,兩相對照準確無誤后,余顯志遂被確定為監測對象。“我們給予他家每人800元的產業發展獎補金,他買了頭牛,到明年賣出能賺1.2萬元。”村黨總支書記王元斌說。
太平場村為三包養網站村合包養網站并村,總脫貧人口有524人。今年縣上給村上一個以工代賑項目,涉及場鎮污水處理、小二型水庫維修、藍莓產業園配套工程建設等,總投資包養1500萬元。上面明確要求將此項目中100萬元勞務用工分給太平場村,可解決300人就業,人均增收3000余元。
“今年,我們又增設了28個公益性崗位,解決了28名脫貧人口就業。”王元斌說,對于剩下的脫貧人口,除了重度殘疾給予政策兜底外,其余全都輸送到外面務工了。
鞏固鄉村產業園,建立包養網VIP群眾穩定增收長效機制
今年來,通江縣結合全縣鄉村發展現狀,在項目建設、資金投入上重點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合并村、邊遠村傾斜,實施鄉村道路、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02個、投資8080萬元。這些項目不僅創造了大量勞動就業名額,而且為項目實施包養情婦村包養網站產包養網業發展筑牢了基礎。
要穩定長效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必須進一長期包養步鞏固脫貧攻堅期間打包養留言板造的一些產業園。通江縣圍繞優質糧油、通江銀耳、青峪豬、巴山牛、茶葉等特色產業,出臺了《包養加快推進實施種養業2+2優勢大品種計劃的意見》,便于各村因地制宜地實施。
早在2018年,太平場村就建起1200畝藍莓產業園包養網車馬費,目前已有500畝投產。今年,該村又包養網利用內江市對包養網口幫扶資金60萬元建起一座凍庫,加之以工代賑項目中有部分藍莓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更加增包養強了藍莓產業園對該村產業以及群眾務工增收的帶動能力。
“產業園可常年帶動300包養網余人務工,其中脫貧人口160人以上。”王元斌說,他們年人均可掙1.2萬元以上,最高的可掙到2.2萬元以上。如易地扶貧搬遷戶劉遠壽,夫妻倆都在產業園務工,一年可掙3萬余元包養網。如今,1000畝現代農業糧食產業園也在規劃實施中。
“另外,我們利用村小閑置教室引進一家腌菜企業,發動所有村民種蔬菜,每戶種植半畝以上,以每斤0.25元至0.3元收購,又包養網可為每戶增收2500元至甜心寶貝包養網3000元。”王元斌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