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蘇區振興十周年|江西興國:鄉村振興中S包養app那抹蓬勃的青春活力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他,雖然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卻有著豐富的種養經驗。他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擴大了養殖規模,富裕后不包養網忘鄉親,帶領廣大村民通過種植果樹脫貧致富。他就是王慶財,是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高興鎮長逕村村民,也是財盛農場的主人。

王慶財在自家果園采摘梨子(央廣網記者 盛楊泳 攝)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江西省興國縣本著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包養網富、作風好“模范興國”的發展理念,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出臺各項惠企政策,提升綜合服務水平,鼓包養勵青年返鄉創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陸續返鄉,“家門口創業”成為新風尚。他們在農村廣闊天地筑夢未來,成為引領鄉村發展、村民共同致富夢的帶頭人。

財盛農場即將成熟梨子(央廣網記者 盛楊泳 攝)

6月30日,“奮進新時代 書寫新榮光——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十周年暨建設革命老區高質包養量發展示范區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暨中央、包養省、市媒體采訪組來到興國縣,采訪該縣鄉村振興包養中那抹蓬勃的青春活力。

牽線搭臺 筑巢引鳳孕育希望

李浩高中畢業后便包養隨著打工大潮在外闖蕩。和其他工人不太一樣,他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在廣東這片熱土摸爬滾打十年,從一名基層員工一直做臺企公包養網司高管,學習了大量先進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時機成熟,他在家鄉的紅土地上尋找商機,開啟了自己的創業生涯。2021年,創辦了贛州偉夢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高興返鄉創業園一期包養工程。

高興返鄉創業園屬示范鎮重點建設項目,位于319包養網國道與238國道交匯處,規劃用地約35畝,總投包養資約1.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4.5萬包養平方米。贛州包養網偉夢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高興鎮最大的規模工業企業,帶動本地就業200余人,為廣大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希望。

產業融合 多贏發展開新局

老營盤村位于高興鎮北部,有著“三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自古以來包養田多地少,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真正屬于“鐵樹不開花”的集體經濟“空殼村”包養網。近年來,老營盤村黨支部帶領群眾一直努力探索,力求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該村原是中央蘇包養網區第三、第五次反“圍剿”的重要戰場,陳毅元帥曾在此吟誦《車過老營盤》。經過充分挖掘紅包養色歷史資源、整合現有綠色資源,從319國道貫通后,如今的老營盤村積極包養網探索振興發展新路徑,大力發展包養網鄉村旅游產業——歸元生態園。

負責人陳亮中先生介紹說,按照“以農助旅、以旅促農、農旅結合”的思路,該園力求打造集紅色研學、戶外拓展、土特產銷售、特色民宿等多項目一體的旅游品牌。如今,該景區已被評為江西省4A旅游景區,年收入上千萬元,年均接包養網待游客十二萬人次,帶動本地就業、創業60余人。不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帶動當地群眾一起增收致包養富,真正實現了村集體、景區和本地群眾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

青年攜手 鄉村蝶變換新顏

中國包養農業包養網大學高材生鐘義標,畢業后在南昌工作多年,新時代的85包養后“農民”,2015年回到家鄉高興鎮,著手建設“標佬草莓基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他的帶動下,數十名大學生返包養鄉共同創業,從草莓基地到寧都縣果樂多果業,再到包養網江西綠琦有限公司農業技術高級顧問,不僅實現了個人的愿望,也促成了與村民共建共享共富。

據了解,長逕村位于興國縣高興鎮北部,包養網距縣城20公里,鎮政府4公里,全村總面積30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1個村民小組,農戶1053戶,總人口數5037人。長逕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全省“最美村莊”。

“我們村重點發展農業、果業等,種植了煙葉、獼猴桃、枇杷、臍橙等水果總面積約300包養0畝,香樟、紅葉石楠等花卉苗木基地近300畝,大棚蔬菜50多畝,種植烤煙550畝,產值182萬元。養殖生豬300包養網0頭,以及帶動本地就業390人。現包養網在已經成為了高興鎮產業發展的龍頭村。”長逕村黨總支部書記夏佐柱如是說。(記者盛楊泳)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