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北宋鎮大牛村龍昌食用菌合作社種植的靈芝菇進入了采摘期。走進菇棚,陣陣菇香撲鼻而來,一朵朵菌菇破土而出、長勢喜包養網人;菇棚外,工人們正在忙著裝箱、拉運,整個種植基地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去年,我們村通過黨支部領辦成立了合作社,發展包養了4個食用菌種植大棚,26戶包養村民占40%股份,村集體占60%包養。通過發展食用菌這個項目,包養4個棚收入可達50萬元。今年,我們計劃再建5個大棚,種植靈芝菇和平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大牛村黨支部書記王俊昌介紹道。
大牛村是一個擁有500來口人的傳統農業村,由于白沙土地居多,以小麥、玉米為主的傳統作物產出效益不高,村民增收有限。2020年以來,在包養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大力幫扶下,借助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包養網政策優勢,大牛村成立了龍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參觀考察,他們一包養網眼相中了可以包養在包養沙土地上產出高效益的靈芝菇、平菇,便展開首批種植。
靈芝菇又名“靈巨菇”,來源于太行山原始森林中發現的巨包養型野生菇,通包養網過遠緣雜交,包養仿野生種植,具有口感好、包養網肉質鮮、營養豐富等諸多優點,市場前景非常看好。另外,由于大牛村的靈芝菇改變了傳統的棚架菌包種植模式,直接在土壤中栽植,所以生長周期短、見效快。
“靈芝菇種上以后,包養網八九天就開始出菇。出菇以后20天就開始采菇,大的十五六斤重,小的也包養網得三四斤,周期一個月,大約一畝地投資兩萬來塊錢,純收入能達到4萬塊錢。”包養網王俊昌高興地說道。
菌類天包養生嬌氣,對生存條件和種植技術要求都非常嚴格,服務隊和鎮上技術人員都會定期到大棚進行技術指導。除此之外,還幫包養助聯系了綠康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包養佟福興上門指導,形成了“傳幫帶”包養網模式。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大牛村走出的是一條依托生態環境、地理優勢、氣候特點等,因地制宜種植食用菌,培育特色產業,打造新型經濟的路子。
“我們包養網就近在食用菌基地打工,每天采包養網蘑菇見現錢,不耽誤家里的學生吃飯,老人也能顧上了,外村人都包養網很羨慕我們這種家門口經濟。”正在忙著裝箱的大牛村村民郭海玲笑呵呵包養地對筆者說道。
產業找對頭,致富有奔頭。小蘑菇一茬接著一茬包養網長,長出了村民們致富奔包養網小康的蓬勃希包養望。近年來,北宋鎮緊緊圍繞鄉村振包養網興戰略,包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生活富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