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9月12日電 (魏麗)天津河西,地處海河西岸;甘肅崆峒,位于涇河南岸。兩地一東一西,相距千包養網里,因為“脫貧”的共同目標,津門與“隴上旱碼頭”平涼,攜手譜寫了一段特色扶貧故事。包養網
2018年,平涼市崆峒區官員多次帶隊赴天津市河西區考察,就對包養網口幫扶工作開展深度對接,并與河西區簽訂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明確了產業、就業、教育、人包養網才、醫療等9項重點協包養作幫扶內容,為對口幫扶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近兩年,兩地包養東西扶貧協作幫扶日漸活絡。河西區有資金、有技術,崆峒區自然條件好、生態資源豐富。為推包養進對口幫扶工作深入開展,崆峒區立足實際,與河西區緊密合作,通過發展紅牛產業、果蔬種植產業等,形成了一條見效快、穩增收的扶貧產包養網業鏈,為崆峒區脫包養貧攻堅注入“活水”。
去年,河西區實施了基礎母牛保護項目,為崆峒區12個鄉包養鎮2370戶貧困戶,共補助包養網補包養網貼基礎母牛3520頭,進一步發展壯大母牛養殖規模,增加了貧困戶產業收入。據了解,河西區累計提供2752萬元為崆峒區貧困戶產業脫貧入股配包養網股,使全區829戶貧包養網困戶實現了穩定收益,帶動了465人脫貧。
走進崆峒區白水鎮千畝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園,套袋的果樹長勢正旺,空氣中彌漫著果香。該果園負責人景子皓告訴記者,“高科農林”自投入現代化農業產業以來,積極參扶貧工作,承接東西部扶貧資金271萬元,農民可以通過流轉土地、就近務工、年底分紅多個渠道增加收入,帶動了21個村150戶貧困戶獲得穩定收益。
自攜手以來,河西區并沒有將“對口幫扶”簡單定義在包養“給錢給物”,而是在投資產業的同時,增強農民能力,拓包養展農民增收渠道。借包養助“中國·包養天津投資貿易治談會暨PECC博覽會”“津城獻包養網愛心·精包養準助脫貧”展銷會等契機,崆峒區與河包養網西區包養商務局簽定了消費扶貧合作協議,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
截至今年9月5日,天津采購崆峒區“消費扶貧”產品共計327噸、價值308萬元,并向天津市輸轉勞動力54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87人,為貧困戶穩定脫貧奠定了基礎。一年多來,河西區不僅提供了資金、項目方面的幫扶,還通過雙向掛職、兩地培訓、委托培養和支教、支醫、支農等人才交流合作方式,走出了一條“造血式”扶貧之路。
近期從天津參加跟崗培訓回來的平涼三中教師包養網楊學省說,此次天津之行包養受益匪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都得到了提升,感覺包養網教育一定要從小處著手,做到細致入微。今后,自己會把學到的先進理念運用在教育教學工作和教學管理中去。
據官方統計,崆峒區共有145名基層教師和學生赴天津進行跟崗實踐、交流學習,河西區選派12包養名優秀教師在平涼市包養崆峒區交流學習,并組織16名教育講師團在崆峒區開展送教幫扶活動。同時,河西包養區4個街道、7個社區、1所學校、2家醫院和20家企業,初步與崆峒包養網區達成了對口幫扶計劃,促進對口幫扶工作向縱包養網深發展。(完)
發佈留言